近年来,国产汽车发动机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过去的“技术跟随”到如今的“自主创新”,涌现出一批兼具高效、可靠、环保特性的优秀产品,不仅推动国产车摆脱“动力弱”的标签,更在全球市场树立起技术标杆,这些发动机的进步,背后是持续的研发投入、核心技术的突破以及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
在技术层面,国产发动机已全面掌握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可变气门正时等主流技术,并持续向高热效率、低能耗、低排放方向深耕,以混动系统为例,比亚迪的DM-i超级混动专用发动机通过阿特金森循环、EGR废气再循环、分体冷却等技术,将热效率提升至43.04%,配合E-CVT变速箱,亏电油耗低至3.8L/100km,同时实现亏电状态下4.4L/100km的综合油耗,彻底解决了传统混动车型“馈电肉、油耗高”的痛点,吉利雷神混动系统则采用全球首款量产增压直喷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达44.26%,通过3挡电驱DHT Pro变速器,实现综合续航1400km以上,动力响应媲美3.5L V6发动机。
在传统燃油动力领域,国产发动机同样表现亮眼,长安汽车蓝鲸NE动力平台下的1.5T发动机,最大功率138kW,峰值扭矩300N·m,采用双涡管涡轮增压、双可变气门正时等技术,匹配爱信8AT变速箱,百公里加速进入8秒级,同时满足国六b排放标准,长城汽车柠檬平台2.0T发动机,最大功率175kW,峰值扭矩385N·m,配备米勒循环、VVT可变气门正时、低惯量涡轮等技术,在哈弗H6等车型上实现动力与油耗的平衡,WLTC综合油耗低至7.7L/100km,奇瑞鲲鹏动力1.6T发动机,最大功率145kW,峰值扭矩290N·m,采用缸内直喷、DVVT双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技术,热效率达37.1%,兼顾动力输出与燃油经济性。
为更直观展示国产优秀发动机的性能参数,以下部分主流机型对比:
品牌 | 发动机型号 | 排量 | 最大功率 | 峰值扭矩 | 热效率 | 技术特点 |
---|---|---|---|---|---|---|
比亚迪 | 骁云-插混专用1.5L | 5L | 81kW | 135N·m | 04% | 阿特金森循环、EGR、分体冷却 |
吉利 | 雷神混动1.5T | 5T | 133kW | 290N·m | 26% | 增压直喷、3挡DHT Pro |
长安 | 蓝鲸NE 1.5T | 5T | 138kW | 300N·m | 40% | 双涡管涡轮增压、双VVT |
长城 | 柠檬2.0T | 0T | 175kW | 385N·m | 38% | 米勒循环、低惯量涡轮、VVT |
奇瑞 | 鲲鹏1.6T | 6T | 145kW | 290N·m | 1% | 缸内直喷、DVVT、低摩擦设计 |
市场层面,国产发动机已获得广泛认可,据J.D. Power 2023年中国发动机研究显示,自主品牌发动机问题数PP100(每百辆车问题数)已低于合资品牌,其中搭载比亚迪DM-i、吉利雷神混动等系统的车型,用户满意度位居前列,国产发动机还出口至全球市场,例如长安蓝鲸发动机供应马自达、福特等品牌,奇瑞发动机出口俄罗斯、南美等地,印证了其技术实力与品质可靠性。
国产发动机的崛起,离不开政策引导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双重驱动,随着“双碳”目标推进,车企在新能源与节能技术领域持续加码,混动、增程等“油电混动”技术成为过渡期的重要解决方案,而高效发动机作为混动系统的“心脏”,其技术突破直接决定了产品竞争力,随着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突破45%、氢燃料发动机等新技术的探索,国产发动机有望在全球汽车动力领域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Q1:国产发动机的耐用性如何?长期使用会有哪些问题?
A1:当前主流国产发动机(如比亚迪DM-i、吉利雷神混动、长安蓝鲸等)均经过10万公里以上耐久性测试,关键部件(如涡轮增压器、缸体、活塞环等)采用高强度材料与先进工艺,正常使用下寿命可达50万公里以上,长期使用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机油消耗(部分早期1.4T机型因活塞环设计问题存在烧机油,目前已优化)、积碳(建议定期使用优质燃油并清理节气门),但整体故障率已低于同级合资产品,多数品牌提供10年/20万公里超长质保,进一步降低用户顾虑。
Q2:国产发动机和国外品牌(如丰田、大众)相比,还有哪些差距?
A2:国产发动机在热效率、混动系统集成度上已接近或领先(如吉利雷神混动热效率44.26%高于丰田Dynamic Force 41%),但差距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高端技术应用深度,如大众EA888系列的高阶米勒循环、可变截面涡轮(VGT)技术,在极端工况下的动力响应与稳定性仍有优势;二是品牌积淀与供应链体系,国外品牌在发动机核心部件(如高压油泵、正时系统)的供应链成熟度更高;三是全球化验证标准,部分国产发动机虽通过国内测试,但在极端高寒、高海拔等环境下的适应性验证仍需加强,随着技术迭代,这些差距正在快速缩小。
发动机倾斜设计在现代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中十分常见,这一看似简单的结构变化,实则是工程师们为平衡空间布局、性能表现、操控稳定性等多重需求而进行的精密优化,从家用轿车到赛车,不同场景下的发动机倾斜角度...
发动机号与排量作为车辆的核心参数,分别承载着身份识别与性能定义的双重功能,发动机号如同发动机的“基因密码”,通过特定的字母数字组合记录了生产厂商、技术平台、排量规格等关键信息,确保每一台发动机都能被精...
蓝宝龙300发动机是一款针对中量级摩托车市场设计的动力单元,以其平衡的动力输出、可靠的技术特性和经济的使用成本,在入门级到进阶级骑行群体中积累了良好口碑,该发动机定位于日常通勤、周末郊游及轻度骑行场景...
雅马哈i8发动机是雅马哈动力系统公司推出的一款面向中小排量动力市场的高性能发动机,凭借其紧凑的设计、高效的输出和可靠的耐用性,广泛应用于摩托车、通用动力设备及轻型车辆等多个领域,作为雅马哈经典动力平台...
老款君威作为别克品牌在中级轿车市场的重要产品,其动力系统经历了多代演变,涵盖了自然吸气与涡轮增压多种技术路线,兼顾了日常驾驶的平顺性与一定的性能需求,从2002年第一代君威(代号W-Body)问世,到...
国产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历程,堪称中国汽车工业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缩影,曾几何时,国产发动机被贴上“技术落后”“可靠性差”的标签,而如今,随着自主品牌在研发上的持续投入和技术突破,一批性能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