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气门拆装是发动机维修中的核心操作之一,气门作为配气机构的关键部件,其密封性与运动状态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规范的拆装流程不仅能确保维修质量,还能避免部件损坏或安装误差导致的发动机故障,以下从准备工作、拆卸步骤、安装要点、注意事项等方面详细说明气门拆装的操作规范。

拆装前的准备工作
气门拆装需严格遵循“先清洁、后标记、再操作”的原则,确保工具齐全、环境整洁,避免杂质混入或零件混淆。
工具与设备准备
- 专用工具:气门弹簧压缩器(机械式或液压式)、气门锁片拆卸钳、扭力扳手、套筒组(8-32mm)、磁力棒、气门油封安装工具、缸盖螺栓专用扳手(部分车型需扭力扳手)。
- 通用工具:螺丝刀、钳子、抹布、毛刷、容器(用于存放拆下的零件)、记号笔、标签纸。
- 辅助材料:新气门油封(若更换)、气门密封圈(若更换)、清洁剂(汽油或专用化清剂)、机油(用于润滑安装)。
- 设备:举升机、发动机吊架(若需整体吊缸盖)、工作台(用于摆放零件)。
车辆与安全准备
- 断电与防护:断开蓄电池负极,防止误启动;佩戴护目镜、手套,避免零件飞溅或机油接触皮肤。
- 冷却与举升:发动机需完全冷却(温度低于40℃),举升车辆并稳固支撑,拆下进气歧管、排气歧管、气门室盖等附件,暴露缸盖总成。
- 清洁与标记:用毛刷和压缩空气清理缸盖及气门周围积碳,避免杂质进入燃烧室;用记号笔标记气门、气门弹簧、锁片的顺序(如“1缸进气”“2缸排气”),防止安装时错位。
气门拆卸步骤
拆卸需按“从外到内、从上到下”的顺序,避免暴力敲击导致零件变形或缸盖损伤。

拆卸气门弹簧相关部件
- 拆卸气门室盖:若未提前拆除,拧下气门室盖螺栓(注意部分螺栓为不同长度,需按位置摆放),取下气门室盖,清理密封胶残留。
- 拆卸凸轮轴(部分车型):对于顶置凸轮轴(OHC)发动机,需先拆凸轮轴轴承盖螺栓(按对角顺序分2-3次拧松),取下凸轮轴,注意正时链条/皮带的标记(若涉及正时系统,需提前标记链轮位置)。
- 拆卸气门弹簧锁片:使用气门弹簧压缩器压缩气门弹簧,直至锁片露出槽位,用锁片拆卸钳或磁力棒取出锁片(注意锁片分为上半片和下半片,易掉落,需用容器接住)。
- 取出气门弹簧与气门:缓慢松开弹簧压缩器,取下气门弹簧座、气门弹簧,最后用磁力棒或气门拔取器取出气门(避免气门掉落划伤缸盖)。
拆卸后处理
- 零件分类存放:按缸号和气门类型(进气/排气)将气门、弹簧、锁片、油封等分开放置,避免混淆;进气门通常比排气门直径大,部分车型弹簧颜色不同(如进气弹簧为银色,排气为金色),可通过颜色区分。
- 清洁与检查:用汽油清洗拆下的气门、弹簧、锁片,检查气门头部密封锥面是否有烧蚀、积碳或凹坑,气门杆是否弯曲或磨损,弹簧是否变形或自由长度缩短,锁片是否有裂纹或变形——若存在上述问题,需更换对应零件。
气门安装步骤
安装是拆卸的逆过程,但需更注重细节,确保密封性和运动精度。
安装前准备
- 更换易损件:建议更换新气门油封(老化会导致机油燃烧)、气门密封圈(若原件老化),安装油封时用专用工具轻压,避免损坏油封唇口;涂抹机油于气门杆和导管内壁,减少安装阻力。
- 检查缸盖与导管:清洁缸盖气门导管,用内径量表测量导管内径,用外径量表测量气门杆直径,确认配合间隙(标准值通常为0.05-0.10mm,超出需更换导管或气门)。
安装气门与弹簧
- 放入气门:对准标记,将气门插入导管(注意进气门通常有“IN”标记,无标记的可通过直径大小区分:进气门直径>排气门),气门头部朝上,杆部朝下。
- 安装弹簧与锁片:将气门弹簧(弹簧旋向需与原厂一致,通常为右旋)放入缸盖弹簧座,再安装弹簧座;使用气门弹簧压缩器压缩弹簧,直至锁片槽完全露出,将锁片(上半片和下半片)对称装入槽位(锁片有“R”或“L”标记的需朝外),缓慢松开压缩器,确认锁片是否卡紧(轻轻拨动气门,若无轴向旷动则锁片到位)。
安装凸轮轴与附件
- 安装凸轮轴:按正时标记对齐凸轮轴链轮与曲轴链轮(若涉及正时系统),涂抹机油于轴承表面,按对角顺序分2-3次拧紧轴承盖螺栓至规定扭矩(通常为20-30N·m,具体参考车型手册)。
- 安装气门室盖:更换气门室盖密封胶(原厂为硅胶或垫片),按对角顺序拧紧螺栓,扭矩一般为8-10N·m,避免过压导致密封胶挤出。
最终检查
- 检查气门间隙:对于机械气门发动机,需用塞尺测量气门间隙(冷态间隙通常为0.20-0.30mm,具体参考手册),不符合则需调整;液压挺杆发动机无需调整,但需确保挺杆无卡滞。
- 盘动测试:用手转动曲轴数圈,检查气门运动是否顺畅,无卡滞或异响;启动发动机后,观察怠速是否平稳,排气有无蓝烟(油封安装不良会导致烧机油)。
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
关键注意事项
- 正时标记:拆卸凸轮轴或正时系统前,必须标记链轮、皮带位置,装复时严格对齐,否则会导致气门与活塞碰撞,严重时损坏发动机。
- 扭矩规范:缸盖螺栓、凸轮轴轴承盖螺栓等必须按车型手册规定的扭矩和顺序拧紧(通常分2-3次拧紧),避免因扭矩过大导致缸盖变形或螺栓断裂。
- 零件清洁:拆装过程中需确保环境清洁,避免杂质进入气门导管或燃烧室,否则会加速气门与导管磨损。
常见问题解决
- 锁片安装不到位:原因可能是弹簧压缩量不足或锁片方向错误,需重新压缩弹簧,确保锁片完全嵌入槽位;若反复失败,需检查气门杆端部是否磨损或锁片槽变形。
- 气门漏气:原因可能是气门密封锥面有积碳、锁片未卡紧或气门油封损坏,需重新研磨气门(用气门砂或研磨膏)或更换油封;若漏气严重,可能是气门杆弯曲,需更换气门。
相关问答FAQs
Q1:拆装气门时,为什么必须按缸号顺序摆放零件?
A1:按缸号顺序摆放零件可避免安装时混淆气门(如进气门与排气门),确保每个气门回到原位,不同缸的气门因长期工作在不同温度、压力环境下,其磨损程度和密封锥面贴合状态可能存在差异;若错装,可能导致该缸密封不良、动力下降或烧机油等问题,部分车型的气门弹簧自由长度、弹力参数存在缸间差异,错装会影响配气正时精度,甚至导致气门与活塞碰撞。

Q2:更换气门油封时,不使用专用工具直接敲入会导致什么后果?
A2:气门油封为橡胶件,唇口较薄,若不使用专用工具(如油封安装套筒)直接敲入,会导致油封唇口变形、破损或倾斜,装复后,油封无法有效密封气门杆与导管间的间隙,引发机油从气门导管渗入燃烧室,表现为:启动排气管冒蓝烟、机油消耗过快、火花塞积碳过多等,严重时,油封碎片可能进入气缸,划伤缸壁或活塞,导致发动机拉缸,维修成本大幅增加,更换油封时必须使用专用工具,并确保油封与导管端面垂直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