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动机介绍 > 正文内容

比亚迪发动机有何技术优势?混动动力性能与油耗如何平衡?

tjadmin3周前 (08-25)发动机介绍12

比亚迪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领军企业,其发动机技术发展历程堪称一部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缩影,从早期依赖外部技术的燃油发动机,到如今全球领先的混动专用发动机,比亚迪通过持续研发投入,打破了传统发动机的技术壁垒,构建起覆盖燃油、混动等多场景的动力系统解决方案。

比亚迪车的发动机

比亚迪发动机的技术演进:从“引进来”到“自主创新”

比亚迪的发动机发展始于2000年代初,彼时作为一家电池厂商切入汽车领域,早期燃油车型(如F3、S6)主要搭载三菱、东安等品牌的成熟发动机,以快速打开市场,这一阶段的发动机以稳定可靠为首要目标,技术积累相对薄弱。

2008年,比亚迪启动自主研发计划,首款完全自主设计的BYD483QB型1.8L自然吸气发动机问世,应用于F3、G6等车型,最大功率103kW,热效率提升至36%,标志着比亚迪告别“拿来主义”,2013年,搭载涡轮增压技术的BYD487ZQA发动机量产,最大功率113kW,扭矩达到240N·m,满足当时消费者对动力的需求,也为后续混动技术奠定基础。

真正的技术突破出现在2018年,随着DM-i超级混动系统的发布,比亚迪推出全球首款插混专用发动机——骁云-插混专用1.5L自然吸气发动机,热效率突破40%,达到42.1%,这款发动机采用阿特金森循环、EGR废气再循环、分体式冷却等12项核心技术,专为混动场景优化,解决了传统发动机在混动系统中“低效高耗”的痛点,2020年,骁云1.5T插混专用发动机面世,热效率提升至43.04%,成为当时全球热效率最高的量产汽油发动机之一,2023年,比亚迪第五代DM-i技术落地,搭载的1.5L发动机热效率进一步跃升至46.06%,再次刷新行业纪录,同时实现了43.04%的1.5T发动机热效率,两者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核心技术解析:以“高效”为核心的系统创新

比亚迪发动机的技术优势并非单一参数的突破,而是通过多维度系统集成实现的“全局高效”,其核心技术可归纳为以下五类:

热效率优化技术

热效率是发动机燃油经济性的核心指标,比亚迪通过阿特金森循环(膨胀比大于压缩比,提高做功效率)、高压缩比(15.5:1)、低摩擦设计(如钻石涂层活塞、滚子摇臂)等技术,将发动机的“高效区间”从传统发动机的30%-40%拓展至40%-60%,确保车辆在常用工况下(中低速行驶)始终处于高效运行区间,以第五代DM-i的1.5L发动机为例,其46.06%的热效率意味着每100kg燃油可转化为46.06kg的有效功,较传统发动机提升约15%,直接降低混动车型亏电油耗至3.8L/100km(NEDC工况)。

混动专用架构设计

与传统燃油发动机追求“全速域高性能”不同,比亚迪混动专用发动机以“高效发电”和“辅助驱动”为核心使命,架构上大幅简化了传统发动机的复杂结构,取消传统发动机的节气门(采用电子节气门精准控制),优化进排气道设计,并集成BSG(皮带启动发电)电机,实现发动机在0.2秒内快速启停,消除传统启停系统的顿挫感,同时回收制动能量。

智能热管理系统

比亚迪开发了分体式冷却技术,通过独立控制发动机、电机、电池的温度,实现不同工况下的精准温控,冷启动时,优先为发动机和暖风系统快速升温,缩短暖机时间;高速巡航时,为电池散热,确保性能稳定,这一技术使发动机在-30℃至50℃极端环境下均能保持高效运行。

比亚迪车的发动机

可变截面涡轮(VTG)技术

针对1.5T混动专用发动机,比亚迪首次量产应用VTG技术,通过可调涡轮叶片实现不同转速下的增压压力优化,低速时(1000-1500rpm),叶片角度关闭,提高增压压力,扭矩提升20%;高速时(4000rpm以上),叶片打开,降低排气阻力,避免过增压,这一技术解决了传统涡轮增压发动机“低速迟滞”和“高速高耗”的矛盾,使1.5T发动机的最大扭矩达到290N·m,动力响应媲美3.5L V6发动机。

排放控制技术

在满足国六b排放标准的基础上,比亚迪发动机采用高效SCR(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GPF(汽油颗粒捕集器)组合,配合350bar高压直喷技术,实现颗粒物排放降低90%,氮氧化物排放降低75%,部分出口车型甚至满足全球最严苛的欧7排放标准,为比亚迪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技术支撑。

发动机类型及应用场景:覆盖多元需求

比亚迪根据不同车型定位,开发了三大类发动机产品,形成“燃油+混动”双轮驱动的动力矩阵。

燃油发动机

主要用于纯燃油车型(如驱逐舰05、秦PLUS经典款),代表型号为BYD476ZQA(1.5T)和BYD483QB(1.8L),这类发动机以平顺可靠、维护成本低为核心优势,最大功率98-113kW,扭矩180-240N·m,满足日常代步需求,起售价控制在10万元以内,下沉主流家用车市场。

混动专用自然吸气发动机

搭载于DM-i超级混动车型(如秦PLUS DM-i、宋PLUS DM-i、海豚DM-i),代表型号为骁云1.5L,其热效率达43.46%-46.06%,采用阿特金森循环,压缩比15.5:1,最大功率74-81kW,扭矩126-143N·m,这类发动机不直接驱动车轮,主要作为增程器发电,配合EHS电混系统实现“以电为主”的驱动逻辑,亏电油耗低至3.8-4.4L/100km,综合续航超1200km。

混动专用涡轮增压发动机

应用于DM-p王者混动车型(如汉DM-p、唐DM-p),代表型号为骁云1.5T,热效率43.04%,VTG可变截面涡轮技术,最大功率102kW,扭矩290N·m,配合后驱电机实现“3秒级”零百加速(汉DM-p零百加速3.7秒),这类发动机兼顾高效发电与强劲辅助驱动,适合追求动力与经济性平衡的用户。

下表对比了三类发动机的核心参数:

比亚迪车的发动机

发动机类型 代表型号 热效率 最大功率 最大扭矩 主要应用车型
燃油发动机(1.5T) BYD476ZQA 38% 113kW 240N·m 驱逐舰05燃油版、秦PLUS经典款
混动专用1.5L自然吸气 骁云1.5L 06% 81kW 143N·m 秦PLUS DM-i、宋PLUS DM-i
混动专用1.5T涡轮增压 骁云1.5T 04% 102kW 290N·m 汉DM-p、唐DM-p

技术优势与行业影响

比亚迪发动机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场景化定制”和“全产业链整合”,通过将发动机与电池、电机、电控深度协同,比亚迪实现了“动力系统效率最大化”,DM-i系统中,发动机始终工作在高效区间(40%-60%),电机负责起步、加速,发动机负责高速巡航和发电,彻底打破传统发动机“全速域低效”的瓶颈。

从行业影响看,比亚迪发动机技术推动了中国汽车工业从“跟随者”向“引领者”的转变,其46.06%的热效率、VTG技术在混动发动机上的量产应用、以及3.8L/100km的亏电油耗,不仅重新定义了混动汽车的标准,更迫使合资品牌加速技术转型,2023年,比亚迪混动车型销量超200万辆,占全球混动市场60%以上份额,发动机技术功不可没。

相关问答FAQs

Q1:比亚迪混动专用发动机与传统燃油发动机有什么本质区别?
A1:核心区别在于设计理念和功能定位,传统燃油发动机需满足“全速域动力需求”,追求高功率、高扭矩,因此热效率普遍在35%-38%;而混动专用发动机专为混动场景设计,功能简化为“高效发电”和“辅助驱动”,通过阿特金森循环、VTG等技术优化中低速效率,热效率可达43%-46%,且不直接驱动车轮(DM-i车型),而是与电机协同工作,实现“以电为主”的驱动逻辑,从而大幅降低油耗。

Q2:比亚迪发动机的热效率为何能持续领先行业?
A2:领先源于“材料-设计-控制”的全栈技术突破,在材料上,采用陶瓷基复合材料活塞、低张力活塞环等降低摩擦损失;在设计上,通过高压缩比(15.5:1)、分体式冷却、VTG可变截面涡轮等优化燃烧和进排气;在控制上,依托整车级的能量管理系统(如DM-i的EHS电混系统),实时匹配发动机与电机的高效工作区间,比亚迪每年将营收的5%投入研发,建立了“材料-发动机-整车”一体化研发体系,确保技术迭代速度。

相关文章

海马2.0发动机技术如何?性能与油耗表现怎样?

海马2.0发动机技术如何?性能与油耗表现怎样?

海马2.0发动机是海马汽车自主研发的一款经典动力总成,以其成熟的技术和稳定的性能,在多款主力车型中承担着核心动力角色,作为海马汽车动力系统的重要组成,这款发动机历经多年市场检验,在动力输出、燃油经济性...

r30发动机是什么?性能参数、技术特点及适用范围有哪些?

r30发动机是什么?性能参数、技术特点及适用范围有哪些?

R30发动机是某汽车制造商在特定时期推出的主力动力单元,以其成熟的技术和均衡的性能表现,广泛应用于多款主流车型中,这款发动机在设计上兼顾了动力输出、燃油经济性以及可靠性,既满足了日常驾驶的需求,也兼顾...

别克发动机温度高是什么原因?需要怎么处理?

别克发动机温度高是什么原因?需要怎么处理?

别克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温度管理是保障其性能与寿命的核心环节,无论是日常驾驶还是极端工况,发动机温度异常(过热或过冷)都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过热”是较为常见且危害较大的故障现象,本文将围绕别克发动机的...

福田柴油发动机性能怎样?核心技术优势有哪些?

福田柴油发动机性能怎样?核心技术优势有哪些?

福田柴油发动机作为中国商用车领域的核心动力品牌,依托福田汽车集团30余年的商用车制造经验与技术积累,已发展成为集研发、生产、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动力总成供应商,其产品以“高效、可靠、环保、智能”为核心定...

v4发动机的车

v4发动机的车

V4发动机作为一种特殊的内燃机布局,以其紧凑的结构、独特的声浪和平衡性,在汽车与摩托车领域都留下了深刻印记,尽管如今在汽车领域已极为罕见,但在摩托车界,尤其是高性能车型中,V4仍是技术与性能的象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