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发动机的发展历程是中国工业从追赶到并跑的缩影,涵盖汽车、航空、船舶、工业等多个领域,近年来通过自主创新与技术突破,已逐步实现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可控,再到技术输出的跨越,以下从不同应用场景出发,详细梳理国产发动机的代表技术、核心厂商及发展现状。
汽车发动机是国产化率最高、技术迭代最快的领域,尤其在混动、涡轮增压、高效燃烧等方向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内主流车企通过自主研发与合资技术反哺,形成了覆盖燃油、混动、纯电的全动力解决方案。
长安汽车:蓝鲸动力
蓝鲸动力是长安自主研发的模块化发动机平台,涵盖1.4T-2.0T排量,采用米勒循环、350bar高压直喷、双涡管涡轮增压等技术,其中1.5T发动机最大功率138kW,热效率达40%,广泛应用于UNI系列、CS75 PLUS等车型,2023年累计装机量超300万台。
吉利汽车:CMA架构动力总成
基于沃尔沃联合开发的CMA架构,吉利推出1.5TD、2.0TD等发动机,搭配7DCT变速箱,其中2.0TD发动机最大功率160kW,峰值扭矩350N·m,热效率38%,应用于星瑞、星越L等车型,打破合资品牌对2.0T车型的垄断。
比亚迪:DM-i超级混动专用发动机
作为混动领域的标杆,比亚迪DM-i系统以“以电为主”为核心,其1.5L/1.5T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热效率达43.04%,全球量产发动机中最高,主要用于发电和高速直驱,配合EHS电混系统,亏电油耗低至3.8L/100km,2023年DM-i车型销量超90万辆。
长城汽车:GW4N20系列
长城旗下GW4N20 2.0T发动机采用米勒循环、双涡管涡轮、缸内直喷技术,最大功率180kW,扭矩385N·m,热效率38%,应用于坦克300、哈弗H9等硬派越野车型,兼顾动力与燃油经济性。
奇瑞汽车:鲲鹏动力
鲲鹏1.6T TGDI发动机最大功率145kW,扭矩290N·m,热效率37.1%,匹配7DCT变速箱,应用于瑞虎8 PLUS、星途凌云等车型;2.0T版本最大功率187kW,扭矩390N·m,技术对标大众EA888。
厂商 | 技术路线 | 代表机型 | 最大功率/kW | 热效率/% | 应用车型 |
---|---|---|---|---|---|
长安 | 涡轮增压+米勒循环 | 蓝鲸NE1.5T | 138 | 40 | CS75 PLUS |
吉利 | 涡轮增压+沃尔沃联合研发 | 0TD | 160 | 38 | 星瑞 |
比亚迪 | 阿特金森循环+混动专用 | DM-i 1.5L | 81 | 04 | 秦PLUS DM-i |
长城 | 涡轮增压+缸内直喷 | GW4N20 2.0T | 180 | 38 | 坦克300 |
奇瑞 | 涡轮增压+缸内直喷 | 鲲鹏1.6T TGDI | 145 | 1 | 瑞虎8 PLUS |
航空发动机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国产化进程长期受制于材料、工艺、设计等壁垒,近年来,随着“两机专项”(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推进,国产航发在军用、民用领域均取得重大突破。
涡扇-10“太行”
作为我国第一款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大推力涡扇发动机,涡扇-10于2005年首飞,推力达125-132kN,装备于歼-11B、歼-16、运-20等主力战机,彻底摆脱对俄制AL-31F发动机的依赖,年产能超500台。
涡扇-15“峨眉”
专为歼-20隐身战斗机研发的第四代涡扇发动机,推力达180kN以上,具备矢量喷口技术,2021年完成首飞,目前逐步列装,使歼-20实现“心”的完全自主化。
CJ-1000A
我国首款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推力达130kN,对标CFM56,用于C919大客机,2022年完成首飞,截至2023年累计获得超3000台订单,计划2025年取得适航证。
涡扇-12
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推力约90kN,用于ARJ21支线飞机的改进型号,未来将替代CFM56-3,提升国产化率至90%以上。
船舶与工业发动机是能源、交通、基建等领域的基础装备,国产化率已达80%以上,尤其在低速大功率柴油机、燃气轮机等高端市场实现技术输出。
低速柴油机
潍柴动力旗下WinGD公司是全球低速机主要供应商之一,X-DF系列双燃料发动机(LNG/柴油)功率覆盖5-120MW,热效率达54%,应用于VLCC、LNG船等大型船舶,2023年全球市场份额超20%。
中速柴油机
中国重汽集团WD系列中速机功率800-4000kW,用于散货船、集装箱船,油耗较国际平均水平低5%,远销东南亚、中东地区。
玉柴YC系列
玉柴YC6A、YC12V等发动机功率覆盖200-800kW,用于发电机组、工程机械,2022年国内发电机组市场份额超35%,出口60余个国家。
潍柴WP13
大功率工业发动机功率350-560kW,应用于矿山机械、港口吊装,满足国六排放标准,油耗较国五阶段降低8%。
国产发动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三大支撑:一是政策引导,“中国制造2025”将航发、燃气轮机列为重点突破领域;二是产学研协同,清华大学、北航等高校与中航工业、潍柴等企业共建研发中心;三是市场倒逼,新能源汽车崛起倒逼传统车企提升燃油机效率,混动技术成为差异化竞争突破口。
Q1:国产发动机与国际顶尖品牌(如丰田、通用、罗罗)相比,主要差距在哪里?
A:目前国产发动机在热效率、可靠性、寿命等指标上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差距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端材料(如单晶叶片、高温合金)依赖进口,二是核心工艺(如精密铸造、涂层技术)精度不足,三是产业链协同能力(如ECU电控系统、传感器)仍需提升,在混动、电控等新兴领域,国产技术已实现“换道超车”。
Q2:未来国产发动机的发展重点和突破方向是什么?
A:未来将聚焦三大方向:一是“低碳化”,研发氢燃料、氨燃料发动机,推动商用车、船舶零碳转型;二是“智能化”,通过AI优化燃烧控制,实现发动机与整车动力域的协同;三是“高端化”,突破航空发动机、重型燃气轮机的“卡脖子”技术,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预计到2030年,国产汽车发动机热效率将突破45%,航发寿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富康车作为东风雪铁龙旗下的经典家用车型,其发动机系统始终以技术成熟、可靠性高著称,成为许多消费者心中的“耐用代名词”,从上世纪90年代引入国内至今,富康发动机经历了多次技术迭代,既保留了法系车的独特调...
FSV发动机作为新一代动力系统的技术集成代表,融合了传统内燃机的成熟性与新能源技术的智能化特征,旨在通过结构优化、燃烧控制革新和能量管理升级,实现高效、清洁、智能的动力输出,其命名可能源于“Futur...
发动机的机械效率是衡量其动力输出性能的关键指标,指发动机有效功率与指示功率的比值,即η_m = P_e / P_i,有效功率(P_e)是曲轴输出的实际功率,用于驱动车辆行驶或设备工作;指示功率(P_i...
汽车缸通常指的是发动机气缸,它并不是发动机本身,而是发动机内部最核心的部件之一,发动机是整个动力系统的总称,而气缸则是发动机中负责“做功”的关键场所,两者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要理解这一点,需要从发动机...
发动机舱作为车辆的核心部件所在区域,其清洁度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行与使用寿命,而“进泥”是发动机舱常见的问题之一,尤其在雨季、涉水行驶或农村土路行驶后,泥沙易通过底盘缝隙、密封不良处等进入舱内,若不...
H5柴油发动机作为现代柴油动力技术的代表性产品,凭借其高效能、低排放和高可靠性的特点,在商用车、工程机械及发电设备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该发动机融合了先进的燃油喷射技术、涡轮增压系统、智能电控管理及后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