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动机介绍 > 正文内容

发动机 扭振

tjadmin1周前 (09-11)发动机介绍5

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其核心部件曲轴系统会经历复杂的扭转振动现象,简称扭振,这种振动源于气缸内燃气爆发力的周期性变化、往复运动部件的惯性力以及曲轴结构本身的弹性特性,不仅影响发动机的平顺性与寿命,还可能引发零部件疲劳断裂、噪声增大等严重问题,深入理解发动机扭振的机理、影响及控制措施,对保障发动机性能与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发动机 扭振

发动机扭振的产生机理

发动机扭振的本质是曲轴系统在旋转过程中,各截面围绕轴线发生周期性的扭转角位移与弹性变形,当气缸内燃气爆发时,活塞通过连杆推动曲轴,使曲轴瞬间加速;而进气、压缩、排气行程中,气缸内阻力较小,曲轴转速又会下降,这种周期性的转速波动导致曲轴像一根弹性轴一样,在扭转与回弹之间往复运动,形成扭振。

扭振的激励源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气缸压力波动,多缸发动机各缸发火间隔时间固定,但每个工作循环中爆发行程与辅助行程的扭矩差异,会在曲轴上形成周期性激励;二是往复惯性力,活塞与连杆大头在高速往复运动中产生的惯性力,其方向周期性变化,也会对曲轴产生扭转激励,四冲程直列四缸发动机的二次往复惯性力(频率为发动机转速的两倍)是主要的激励源之一,容易引发特定转速下的共振。

扭振对发动机的影响

扭振的危害具有隐蔽性和累积性,若未有效控制,会从多个层面影响发动机性能:

零部件疲劳损伤

曲轴、飞轮、传动轴等旋转部件长期承受交变扭振应力,易产生疲劳裂纹,尤其在共振状态下,扭振幅值急剧增大,应力集中部位(如曲轴轴颈油孔、连杆颈圆角)可能发生断裂,导致发动机严重损坏,据统计,曲轴疲劳断裂故障中,约30%与扭振共振直接相关。

噪声与振动恶化

扭振通过曲轴轴承、齿轮啮合等路径传递至机体,引发“扭振噪声”,在中高转速区间尤为明显,扭振还会加剧发动机整体振动,导致驾驶室异响、仪表盘指针抖动,影响乘坐舒适性。

动力输出与传动系统破坏

扭振导致曲轴角速度波动,使发动机输出扭矩不稳定,影响车辆加速性能,对于采用手动变速器的车辆,扭振还可能通过离合器、传动轴传递至车轮,引发变速器齿轮异常磨损、传动轴松旷等问题。

辅助系统故障

现代发动机的配气机构、燃油喷射系统、水泵等辅助部件由曲轴驱动,扭振会导致凸轮轴转速波动,引起气门正时失准、喷油压力不稳定,进而降低燃烧效率,增加油耗与排放。

扭振的测量与分析方法

准确测量扭振是诊断与控制的前提,常用技术包括:

  • 应变片法:在曲轴表面粘贴应变片,通过测量应变信号计算扭振角位移,该方法精度高(可达0.01°),但需拆卸曲轴,适合台架试验。
  • 角加速度传感器法:在曲轴自由端安装非接触式或接触式角加速度传感器,直接测量角加速度并积分得到角位移,该方法安装便捷,适合实车测试,但易受温度与电磁干扰。
  • 扭振分析仪:通过光电编码器或磁电式传感器获取曲轴转速脉冲信号,经频谱分析得到扭振幅值与频率,现代分析仪可实时显示扭振转速特性图,直观识别共振区。

测量后需进行频谱分析,确定扭振的主频率(通常与发动机转速、气缸数相关)与固有频率(曲轴系统的固有频率),当激励频率与固有频率重合时,会发生共振,此时扭振幅值可达正常值的5-10倍,需重点规避。

扭振的控制措施

控制扭振的核心思路是“减小激励、避开共振、增加阻尼”,具体措施包括:

优化曲轴系统设计

  • 提高曲轴刚度:适当增大曲轴轴颈直径、缩短轴跨距,或采用空心曲轴结构,提高固有频率,使共振区避开常用转速范围。
  • 平衡质量优化:在曲轴上配置平衡重,抵消部分往复惯性力,减小激励扭矩幅值。

安装扭振减振器

减振器是抑制扭振最有效的装置,主要类型及特点如下:

类型 工作原理 优点 缺点 应用场景
橡胶减振器 利用橡胶的弹性变形吸收振动能量 结构简单、成本低 耐温性差(-40℃~80℃)、易老化 中小功率汽油机
硅油减振器 通过硅油的粘性阻尼消耗振动能量 阻尼大、宽频减振 需密封防止泄漏、成本较高 大功率柴油机、高性能汽油机
粘性阻尼减振器 结合弹性元件与粘性阻尼,实现“惯量-阻尼”调谐 减振频带宽、可靠性高 结构复杂、安装精度要求高 乘用车手动变速器(双质量飞轮)

优化发火顺序与曲轴布置

合理设计气缸发火顺序,使各缸激励扭矩相位均匀分布,减小合成激励幅值,直列六缸发动机采用1-5-3-6-2-4的发火顺序,可显著平衡扭矩波动,降低扭振。

使用双质量飞轮

双质量飞轮将传统飞轮分为两部分,通过弹簧-阻尼器连接,能有效隔离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扭振传递,尤其适用于手动挡与自动挡车辆,提升换挡平顺性。

相关问答FAQs

Q1:发动机冷启动时出现“咔嗒”声,怠速后消失,是否与扭振有关?如何判断?
A:可能与扭振相关,冷启动时机油粘度大,曲轴轴承油膜尚未完全形成,扭振幅值增大导致曲轴与轴承间隙碰撞产生异响,可通过以下方法判断:① 检查减振器橡胶是否开裂或老化(失效后减振效果下降);② 用扭振仪测量怠速下曲轴自由端角位移,若超过0.2°/s,则需更换减振器;③ 检查曲轴轴向间隙,间隙过大会加剧扭振引起的轴向窜动。

Q2:更换发动机减振器时,为何必须严格按照型号匹配?随意更换会有什么后果?
A:减振器的惯量、阻尼参数需与曲轴系统固有频率匹配,随意更换会导致减振效果失效甚至恶化,将小惯量减振器用于大排量发动机,无法覆盖共振区;而大惯量减振器可能增加曲轴负载,导致油耗上升,具体后果包括:① 共振转速落入常用区间,引发零部件早期损坏;② 扭振幅值增大,加剧噪声与振动;③ 减振器自身因过载而损坏,脱落风险增加,必须按厂家型号选用,并确保安装力矩与方向正确。

相关文章

空气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究竟是怎样的?空气如何转化为动力?

空气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究竟是怎样的?空气如何转化为动力?

空气发动机是一种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来源的新型环保动力装置,其核心原理是通过高压空气膨胀做功,将空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驱动机械运转,与传统内燃机依赖燃料燃烧不同,空气发动机在能量转换过程中不涉及燃烧...

富康车发动机性能与可靠性怎么样?维护成本高不高?

富康车发动机性能与可靠性怎么样?维护成本高不高?

富康车作为东风雪铁龙旗下的经典家用车型,其发动机系统始终以技术成熟、可靠性高著称,成为许多消费者心中的“耐用代名词”,从上世纪90年代引入国内至今,富康发动机经历了多次技术迭代,既保留了法系车的独特调...

发动机为何要倾斜设计?背后有何特殊考量?

发动机为何要倾斜设计?背后有何特殊考量?

发动机倾斜设计在现代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中十分常见,这一看似简单的结构变化,实则是工程师们为平衡空间布局、性能表现、操控稳定性等多重需求而进行的精密优化,从家用轿车到赛车,不同场景下的发动机倾斜角度...

大众发动机EPC系统故障常见原因有哪些?会导致什么问题?如何处理?

大众发动机EPC系统故障常见原因有哪些?会导致什么问题?如何处理?

大众发动机EPC系统(Electronic Power Control,电子动力控制系统)是现代大众车型发动机管理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本质是通过电子方式控制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取代传统拉线油门的机械结...

发动机踏踏响是故障吗?该如何处理?

发动机踏踏响是故障吗?该如何处理?

发动机踏踏响是汽车运行中较为常见的异响现象,通常指发动机运转时出现类似“踏踏”或“哒哒”的规律性金属敲击声,这种声音可能与转速、温度、负载等因素相关,若不及时排查处理,可能导致部件进一步磨损甚至引发严...

0.9 发动机

0.9 发动机

9L发动机作为小排量动力总成的典型代表,主要应用于微型车、小型车以及部分混合动力系统中,其核心设计理念以“高效节能、紧凑轻量”为导向,在当前汽车工业追求低排放、新能源转型的背景下,仍占据着特定细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