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术语是理解汽车动力系统的基础,涵盖了从机械结构到工作原理,再到性能指标和技术创新等多个维度,这些术语不仅是工程师沟通的“语言”,也是普通用户了解车辆性能的关键,本文将从核心结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及新技术四个维度,详细解析常见发动机术语。
发动机的复杂结构由众多精密部件组成,每个部件都有特定功能,缸体是发动机的基础框架,内部铸有气缸和冷却水道,为活塞运动提供支撑;缸盖安装在缸体上方,封闭气缸顶部,内部包含气门机构、燃烧室等关键结构,曲轴通过连杆与活塞连接,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是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轴,活塞在气缸内往复运动,通过活塞环实现气缸密封,并将燃烧压力传递给连杆,凸轮轴负责控制气门的开启与关闭,其轮廓形状决定了气门的升程和开启时长,直接影响进气和排气效率,汽油机的火花塞负责点燃混合气,柴油机的喷油器则将柴油以高压喷入气缸,实现雾化燃烧,这些部件协同工作,构成发动机的动力生成与传递系统。
发动机通过特定热力循环将燃料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四冲程汽油机是最常见的类型,其工作过程包括进气冲程(活塞下行,进气门开启,混合气进入气缸)、压缩冲程(活塞上行,所有气门关闭,混合气被压缩)、做功冲程(火花塞点燃混合气,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下行,输出动力)和排气冲程(活塞上行,排气门开启,废气排出),压缩比是衡量气缸密封性和效率的重要参数,指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的比值,压缩比越高,混合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燃烧更充分,热效率越高,但过高可能导致爆震(末端混合气自燃,产生冲击波,损坏机件),空燃比是空气质量与燃油质量的比例,理论空燃比约为14.7:1(汽油机),此时燃料燃烧最完全;过量空气系数λ则实际空燃比与理论空燃比的比值,λ=1为化学计量比,λ>1为稀燃,λ<1为浓燃,稀燃可提高热效率但需配合增压技术,柴油机则压燃点火,压缩比更高(通常16-22),无需火花塞。
性能参数是衡量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的核心指标,具体如下表所示:
参数名称 | 定义与计算方式 | 单位 | 意义 |
---|---|---|---|
排量 | 气缸总容积=单缸排量×气缸数,单缸排量=π×(缸径/2)²×行程 | L | 决定发动机进气量和做功能力的基础,排量越大,理论上功率和扭矩越高 |
功率 | 发动机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计算公式:P=Torque×rpm×9549(Torque为扭矩,rpm为转速) | kW | 衡量发动机高速动力输出能力,数值越大,最高车速和加速能力越强 |
扭矩 | 发动机输出的旋转力矩,反映低速时的负载能力 | N·m | 决定车辆的爬坡、起步和加速性能,扭矩越大,低速动力越充沛 |
转速 | 曲轴每分钟旋转的圈数 | rpm | 影响发动机工作状态,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通常出现在特定转速区间 |
升功率 | 单位排量输出的功率,计算公式:升功率=功率/排量 | kW/L | 评价发动机技术水平的指标,升功率越高,说明燃烧效率、增压等技术越先进 |
热效率 | 燃料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百分比,现代汽油机热效率约30%-40%,柴油机约35%-45% | 直接影响燃油经济性,热效率越高,油耗越低 | |
燃油消耗率 | 单位功率输出消耗的燃油质量,计算公式:bsfc=燃油消耗量/功率 | g/kW·h | 经济性指标,数值越小,燃油利用率越高 |
为应对排放法规和油耗要求,发动机技术不断创新,涡轮增压(Turbo)利用废气驱动涡轮,压缩进气,提高气缸内充气量,从而提升功率和扭矩,同时降低油耗;机械增压(Supercharger)由发动机曲轴直接驱动增压,响应更快但消耗部分功率,缸内直喷(GDI)将燃油直接喷入气缸,实现精确空燃比控制,提升燃烧效率;可变气门正时(VVT)通过调整凸轮轴相位,优化不同转速下的进排气效率,兼顾低速扭矩和高速功率,可变压缩比(VC-T)通过活塞连杆机构动态调整压缩比,兼顾低油耗和高动力;阿特金森循环和米勒循环通过延长膨胀行程,提高热效率,广泛应用于混合动力发动机,48V轻混系统则通过电机辅助发动机,实现启停快速响应、能量回收等功能,进一步降低油耗。
Q1:涡轮增压发动机和机械增压发动机有什么区别?
A:两者的核心区别在于增压能量来源和动力响应,涡轮增压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驱动涡轮,带动压气机压缩进气,优点是高转速时增压效果显著,油耗低,但存在涡轮迟滞(低转速时废气能量不足,增压响应慢);机械增压由发动机曲轴通过皮带直接驱动增压机,动力输出线性,无涡轮迟滞,但始终消耗发动机部分功率,高速油耗略高,目前涡轮增压因技术成熟、效率高,成为主流选择,而机械增压多用于强调低速响应的车型(如部分豪华车)。
Q2:为什么混合动力车型普遍采用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
A:阿特金森循环的核心特点是膨胀行程大于压缩行程,通过特殊气门机构(如 late intake valve closing,LIVC)或米勒循环(膨胀行程接近压缩行程,但膨胀比大于压缩比),使膨胀比大于压缩比,从而在燃烧过程中更充分地利用高温高压气体的能量,提高热效率(可达40%以上),混合动力车型中,发动机多工作在中高效率区间,配合电机辅助起步和低速行驶,可避免阿特金森循环低速扭矩不足的缺点,同时显著降低油耗,因此成为混动系统的首选技术。
现代酷派作为现代汽车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双门轿跑车型之一,自1996年首次亮相以来,便以运动化设计和强劲的动力储备吸引了众多消费者,而发动机作为车辆的核心部件,现代酷派在不同代际产品中搭载的发动机也经历...
大众发动机EPC系统(Electronic Power Control,电子动力控制系统)是现代大众车型发动机管理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本质是通过电子方式控制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取代传统拉线油门的机械结...
活塞发动机作为动力系统的核心部件,其价格受用途、技术、功率、品牌等多重因素影响,差异极大,从几千元的小型汽车发动机到数百万元的航空动力装置,不同场景下的活塞发动机定价逻辑截然不同,本文将分类梳理各类活...
奥迪作为豪华汽车品牌的代表,其发动机技术始终处于行业前沿,集成了百年造车工艺与前沿科技,以高效、强劲、环保为核心,不断推动内燃机技术的革新,从早期的机械创新到如今的智能化、电动化融合,奥迪发动机技术不...
哈弗作为长城汽车旗下的核心SUV品牌,自创立以来凭借高性价比和稳定的产品表现,在中国市场占据重要地位,而发动机作为汽车的核心部件,其生产来源和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车辆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可靠性,哈弗的...
发动机进防冻液是指防冻液异常进入发动机内部(通常指燃烧室或润滑系统),这是一种严重的机械故障,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发动机核心部件损坏甚至报废,正常情况下,防冻液在发动机冷却系统中循环流动,负责散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