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五菱作为国内知名的汽车制造企业,其发动机技术始终以“经济耐用、高效可靠”为核心,深耕微车、新能源及家用车市场多年,从早期的引进吸收到自主研发,再到新能源转型,上汽五菱发动机已形成覆盖燃油、混动、纯电的多元化技术矩阵,不仅支撑了旗下车型的市场表现,更成为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缩影。
上汽五菱的发动机技术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通过技术合作引入柳州机械厂的动力总成,为微面、微卡等基础车型提供动力支持,这一阶段以“低成本、高可靠性”为目标,发动机排量集中在0.8L-1.3L自然吸气机型,满足当时城乡短途运输的基本需求。
进入21世纪,随着市场需求升级,上汽五菱启动自主研发,2005年推出首款1.2L L2B系列发动机,采用DVVT双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技术,油耗降低8%,动力提升10%,成为五菱宏光、荣光等爆款车型的“心脏”,2010年后,涡轮增压技术兴起,上汽五菱推出1.5T 15T系列发动机,最大功率110kW,峰值扭矩250N·m,首次实现动力与油耗的平衡,应用于五菱星辰、佳辰等家用车型。
2020年新能源转型加速,上汽五菱发布“灵犀混动”系统,其中1.5L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达43%,全球首款量产式“发动机+电机+电池”深度耦合架构,实现综合油耗3.8L/100km,开启高效混动新篇章。
上汽五菱发动机的研发始终围绕“百姓用车痛点”,在成本、耐用性、经济性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形成独特的技术标签。
经济性是核心优势,传统燃油发动机通过轻量化设计(全铝缸体、集成化排气歧管)和低摩擦技术(如DLC涂层活塞环、滚子摇臂),将1.5L自然吸气机型油耗控制在6.0L/100km以内;混动发动机则采用阿特金森循环、可变机油泵等节能技术,配合智能能量管理系统,实现“短途用电、长途用油”的最优能耗。
可靠性历经市场验证,发动机零部件通过10万小时台架耐久测试,极端环境(-30℃高温、高原低氧)适应性强化,累计行驶里程超300万公里无大修故障,1.2L L3系列发动机搭载于五菱宏光S系列,连续10年位居微车销量榜首,故障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0%。
新能源融合技术领先,混动发动机取消传统变速箱,与P1+P3双电机深度耦合,实现“无感切换”驱动模式;热管理模块采用电子水泵+智能恒温控制,让发动机始终处于高效工作区间(40%-60%负荷率),同时兼容12V/48V轻混系统,为未来技术升级预留空间。
上汽五菱发动机已形成“小排量+混动”的产品矩阵,不同型号针对细分场景优化,以下为代表性机型及搭载车型:
发动机型号 | 排量 | 技术亮点 | 代表车型 |
---|---|---|---|
L2B系列 | 2L | DVVT、轻量化铸铁缸体 | 五菱宏光经典款、荣光V |
L3系列 | 5L | 低摩擦、智能电控喷油 | 五菱宏光S、征程M3 |
15T系列 | 5T | 涡轮增压、缸内直喷 | 五菱星辰、佳辰 |
DAM15NR | 5L混动 | 阿特金森循环、热效率43% | 五菱混动星驰、五菱佳途混动 |
2L增程专用 | 2L | 高压缩比、高效发电 | 五菱宏光MINIEV EV Card |
DAM15NR混动发动机是当前技术集大成者,其通过“350bar高压直喷+冷却EGR”技术降低爆震风险,配合“双电机控制器+专用变速箱”,实现综合续航1200km,NEDC油耗3.8L/100km,成为10万级混动市场的“性价比之王”。
凭借技术可靠性和成本优势,上汽五菱发动机累计销量突破2000万台,市场占有率连续15年位居微车领域第一,在新能源领域,混动车型2023年销量超30万辆,带动发动机业务向新能源转型,混动专用发动机产能达50万台/年。
海外市场同样表现亮眼,发动机出口东南亚、中东、南美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适应高温高湿、复杂路况等严苛环境,成为中国汽车动力总成“走出去”的代表。
面对“双碳”目标,上汽五菱发动机技术将向三个方向升级:一是提升热效率,目标2025年推出热效率45%的下一代混动发动机;二是拓展氢能发动机,2024年启动样机测试,实现零碳排放;三是智能化融合,通过AI算法优化动力响应,支持OTA升级,让发动机从“机械部件”进化为“智能动力单元”。
Q1:上汽五菱混动发动机和传统燃油发动机有什么区别?
A1:核心区别在于技术逻辑和应用场景,传统燃油发动机以“单一动力输出”为目标,需兼顾高低速工况,效率区间窄;混动发动机专为“混合动力”设计,采用阿特金森循环、高压缩比等技术,专注于高效能区间工作,配合电机驱动,实现“短途用电(0-80km/h纯电)、长途用油(高速直驱)”,综合油耗降低40%-50%,同时动力响应更平顺,噪音更低。
Q2:上汽五菱发动机的保养周期是多久?成本如何?
A2:传统燃油车型建议每5000公里或6个月保养一次,主要更换机油、机滤;混动车型因发动机工作时长减少,可延长至10000公里或12个月保养,保养成本较低,1.5L自然吸气机型小保养约300-400元,混动机型因增加电池系统检查,小保养约500-600元,仅为同级合资品牌的60%-70%,得益于广泛的零部件供应网络和规模化生产优势。
江铃汽车作为国内商用车及乘用车领域的重点企业,其发动机技术始终是品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上世纪80年代与五十铃合作引进技术以来,江铃发动机历经数代迭代,已形成涵盖汽油机、柴油机,适配商用车、乘...
天籁作为日产旗下的主力中型轿车,其发动机性能一直是用户关注的焦点,随着车辆使用年限和行驶里程的增加,发动机可能会因自然老化、严重故障或升级需求而面临更换问题,发动机作为车辆的“心脏”,更换过程复杂且技...
发动机转速是衡量发动机工作状态的重要指标,单位为“转/分钟”(rpm),通常指曲轴每分钟旋转的圈数,正常情况下,家用车怠速时转速在800-1000rpm,行驶中根据车速和档位变化,一般不超过3000r...
发动机转速是指发动机曲轴每分钟的旋转圈数,单位是转/分钟(rpm),是衡量发动机工作状态的核心参数之一,不同车型的发动机正常怠速转速通常在600-900rpm,而急加速时可能攀升至6000rpm以上(...
发动机长期运行过程中,燃油中的胶质、杂质以及机油氧化产生的积碳、油泥会不断沉积在内部关键部位,如燃烧室、喷油嘴、进气道、活塞环及油道等,导致动力下降、油耗增加、排放超标、发动机抖动等问题,甚至缩短零部...
发动机进防冻液是指防冻液异常进入发动机内部(通常指燃烧室或润滑系统),这是一种严重的机械故障,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发动机核心部件损坏甚至报废,正常情况下,防冻液在发动机冷却系统中循环流动,负责散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