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奔驰 > 正文内容

奔驰发展阻力何来?市场隐忧还是战略偏差?

tjadmin2小时前关于奔驰2

汽车行驶过程中,阻力是影响动力性、经济性的核心因素,作为豪华汽车品牌的代表,奔驰在阻力控制技术上始终处于行业前沿,无论是空气阻力、滚动阻力,还是坡度阻力、加速阻力,奔驰都通过系统性设计、材料创新与智能调控,实现阻力与性能的平衡,本文将深入解析奔驰车型面临的主要阻力类型及其技术解决方案,展现其在空气动力学、轻量化、低滚阻等领域的突破。

奔驰阻力

空气阻力:高速行驶的“隐形屏障”

空气阻力是汽车行驶中最主要的阻力,尤其当车速超过100km/h时,空气阻力占比可超过总阻力的70%,其计算公式为:Fₐ = 0.5×ρ×v²×Cd×A,为空气密度,v为车速,Cd为风阻系数,A为迎风面积,奔驰通过降低Cd值和优化气流管理,显著减少空气阻力。

风阻系数优化

风阻系数(Cd)是衡量空气动力学设计的关键指标,奔驰EQS作为纯电动旗舰车型,以0.20的Cd值成为全球量产风阻最低的车型之一,其设计灵感源于“弓形车身”:车头采用封闭式“暗夜星阵”格栅,减少气流紊乱;车顶线条从B柱后平滑下滑,形成“溜背式”尾翼,降低尾部涡流;车底采用平整化设计,隐藏式底盘护板减少气流阻力,相比之下,传统燃油车型如奔驰S级(Cd约0.24)虽受发动机舱散热需求限制,但通过主动式进气格栅(低速关闭、高速开启)实现导流与散热的平衡。

气流主动管理

奔驰还通过“空气幕”“轮毂导流罩”等技术主动优化气流,前保险杠两侧的“空气幕”喷出气流,将前轮侧方的紊乱气流导向车身外侧,减少轮腔阻力;后轮配备“轮毂导流罩”,覆盖轮毂辐条,降低旋转阻力;部分AMG车型还配备主动式尾翼,车速超过80km/h自动升起,增加下压力的同时优化气流分离,进一步降低风阻。

滚动阻力: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博弈”

滚动阻力是轮胎在行驶过程中因变形(胎面、胎侧、帘布层)与路面摩擦产生的阻力,约占低速行驶总阻力的40%,其大小与轮胎结构、材料、胎压及路面状况密切相关,奔驰通过“低滚阻轮胎+智能胎压调控”组合,降低滚动阻力。

低滚阻轮胎技术

奔驰与米其林、马牌等供应商合作开发专用低滚阻轮胎,其胎面胶采用硅化合物配方,减少滚动时的内摩擦;胎帘布层使用高强材料,降低变形能量损失;胎纹设计兼顾排水性与低噪性,避免“滚动噪音”转化为额外阻力,以EQE为例,其标配的滚动阻力系数(RRR)达A级(≤0.006),相比普通轮胎(RRR约C级0.008-0.010)滚动阻力降低15%,续航里程提升约5%。

奔驰阻力

智能胎压监测与调节

奔驰的胎压监测系统(TPMS)不仅实时显示胎压,还能根据负载、车速自动调节,高速行驶时系统自动升高胎压至2.6bar(标准胎压2.3bar),减少胎面变形;满载时降低胎压至2.1bar,增加接地面积避免偏磨,通过精准胎压控制,轮胎始终处于“低变形、低摩擦”的理想状态,滚动阻力降低10%-15%。

坡度阻力与加速阻力:重力与惯性的双重挑战

坡度阻力是汽车上坡时重力沿坡道的分力(Fᵢ = mg×sinθ,θ为坡道角),加速阻力是汽车加速时需克服的惯性力(Fⱼ = δma,δ为旋转质量换算系数,m为质量,a为加速度),二者均与车重直接相关,奔驰通过轻量化设计从源头降低阻力。

轻量化材料应用

奔驰在车身、底盘、覆盖件中广泛应用铝合金、镁合金及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新一代C级车身铝合金占比达50%,相比上一代减重15kg;AMG GT的车顶、引擎盖采用CFRP,减重达40kg;EQE纯电平台采用“钢铝混合车身”,电池包集成于底盘,降低整车重心的同时减少簧下质量,轻量化不仅降低坡度阻力与加速阻力,还提升操控响应性。

动力系统辅助调控

对于混动与车型,奔驰48V轻混系统通过“智能能量回收”辅助阻力控制:下坡或减速时,电机反向发电,将惯性动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减少制动器摩擦阻力;上坡时,电机辅助发动机输出扭矩,避免发动机高负荷工作导致油耗激增,这种“阻力-能量”协同管理,使混动车型在坡道工况下的能耗降低8%-12%。

奔驰阻力控制技术对比

为更直观展示奔驰在阻力控制上的技术布局,以下表格对比主要阻力类型及应对措施:

奔驰阻力

阻力类型 定义与影响因素 奔驰核心技术 代表车型/效果
空气阻力 与车速平方、风阻系数、迎风面积成正比 弓形车身设计、主动进气格栅、空气幕、底盘平整化 EQS(Cd=0.20,续航提升15%)
滚动阻力 与轮胎变形、胎压、路面摩擦相关 低滚阻轮胎(硅化合物胶料)、智能胎压调节系统 EQE(RRRA级,续航提升5%)
坡度阻力 与车重、坡道角度成正比 钢铝混合车身、CFRP覆盖件、电池集成底盘 C级(减重15kg,坡道油耗降低10%)
加速阻力 与车重、加速度成正比 48V轻混系统(智能能量回收)、轻量化动力总成 S 450 e(0-100km/h加速7.5s,能耗降低12%)

技术融合:从“被动减阻”到“主动控阻”

奔驰的阻力控制并非单一技术堆砌,而是通过“空气动力学+轻量化+智能动力”的深度融合,实现全场景优化,EQ系列纯电车型通过“封闭式前脸+主动尾翼+底盘导流板”的组合,将风阻系数控制在0.20以内;轻量化车身(EQE整车质量约2425kg)减少加速与坡度阻力,配合低滚阻轮胎与能量回收系统,实现CLTC续航超700km,传统燃油车型则更注重“动力-阻力”平衡,如AMG GT 63 S通过主动空气悬架(高速降低车身20mm)与可变排气系统,在降低风阻的同时保留声浪与操控乐趣。

从空气动力学设计到轻量化材料,从智能轮胎管理到动力系统协同,奔驰将“阻力控制”视为提升产品力的核心课题,无论是追求极致续航的电动车,还是兼顾性能与豪华的燃油车,奔驰通过系统性技术优化,将阻力转化为“可管理的能量”,最终实现动力性、经济性与舒适性的统一,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正是奔驰品牌百年屹立的底层逻辑之一。

FAQs

Q1:奔驰EQS的风阻系数为何能低至0.20,比传统车型低很多?
A:奔驰EQS的风阻系数突破主要得益于“弓形车身”设计理念:车头采用封闭式前脸减少气流紊乱;车顶线条从B柱后平滑过渡至尾翼,降低尾部涡流;车底采用全平整化设计,配合隐藏式底盘护板减少气流扰动;“空气幕”“轮毂导流罩”等主动气流管理技术进一步优化气流路径,纯电平台无需考虑发动机舱散热,为封闭式设计和风阻优化提供了更大空间,最终实现0.20的全球量产最低风阻系数。

Q2:奔驰的低滚阻轮胎是否会影响驾驶体验,如抓地力或舒适性?
A:奔驰的低滚阻轮胎并非单纯追求“低滚阻”,而是通过材料与结构设计实现“性能平衡”,胎面胶采用硅化合物配方,在降低滚动阻力的同时保持良好的湿滑路面抓地力(如EQE轮胎湿地抓地指数达到A级);胎纹设计采用“非对称块状+细缝沟槽”,兼顾排水性与降噪性,舒适性优于普通轮胎;智能胎压调节系统可根据路况实时调整胎压,避免低滚阻轮胎因胎压过高导致的颠簸感,低滚阻轮胎在提升续航的同时,未显著牺牲驾驶体验与安全性。

相关文章

奔驰杠灯有何作用?安装需注意什么?

奔驰杠灯有何作用?安装需注意什么?

奔驰杠灯作为汽车前部照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集成于前保险杠区域,是集功能性、安全性与设计美学于一体的关键配置,在奔驰车型中,杠灯不仅承担着提升行车安全的基本职责,更通过独特的设计语言强化了品牌辨识...

天价奔驰视频曝光引热议,价格为何如此天价?背后真相究竟如何?

天价奔驰视频曝光引热议,价格为何如此天价?背后真相究竟如何?

近年来,“天价奔驰视频”多次成为网络舆论焦点,这些视频往往通过真实记录消费者与奔驰经销商之间的纠纷,将汽车消费中的“加价提车”“隐形收费”“质量争议”等问题赤裸裸地展现在公众面前,从2019年西安奔驰...

奔驰售全国模式落地,全国消费者购车能否享统一售价与无差别服务?

奔驰售全国模式落地,全国消费者购车能否享统一售价与无差别服务?

奔驰作为全球豪华汽车品牌的标杆,其“售全国”的销售体系构建了一套覆盖广泛、服务深入、响应高效的市场网络,致力于为不同地域、不同需求的消费者提供一致的品牌体验与购车服务,这一体系并非简单的渠道铺设,而是...

奔驰C松动是哪里出问题?具体原因和解决方法是什么?

奔驰C松动是哪里出问题?具体原因和解决方法是什么?

奔驰C级车作为奔驰品牌旗下的主力豪华轿车,凭借其出色的设计、豪华的内饰和稳定的性能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或行驶里程的增长,部分车主可能会遇到车辆部件“松动”的问题,这不仅影响车辆的...

奔驰灯光平

奔驰灯光平

奔驰作为豪华汽车品牌的代表,其灯光系统始终以“科技感”与“人性化”为核心,而“灯光平”这一概念,实则是对奔驰灯光系统在“平顺性”“精准性”与“适应性”上的综合诠释——它不仅指灯光物理照射的平稳无顿挫,...

奔驰苏小姐是谁?她与奔驰之间有着怎样的不平凡故事?

奔驰苏小姐是谁?她与奔驰之间有着怎样的不平凡故事?

奔驰苏小姐是一位生活在上海的白领,今年35岁,在一家外资企业担任市场总监,与奔驰的缘分,要从2019年说起,那年她刚升职,决定奖励自己一辆能匹配身份的座驾,对比了多个品牌后,最终在奔驰4S店与C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