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泰汽车作为曾经国内知名的自主品牌,其发动机来源经历了从外部依赖到自主研发尝试,再到后期供应链调整的复杂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反映了众泰自身的技术发展轨迹,也映射了部分自主品牌在核心部件上的探索与挑战,要详细了解众泰发动机的来源,需从其发展不同阶段切入,结合具体合作厂商、技术背景及车型应用进行梳理。
众泰汽车成立于2003年,早期以“模仿借鉴”和“快速量产”为策略,发动机作为核心部件,主要通过外部采购解决技术缺口,这一时期,其发动机主要来自国内外成熟供应商,以三菱、东安动力等为主。
三菱发动机是国内自主品牌早期最常用的动力来源之一,因其技术成熟、成本低廉且供应稳定,被广泛应用于众泰多款初期车型,2008年推出的众泰2008(小型SUV)搭载的是三菱4A91/4A93系列1.6L自然吸气发动机,这款发动机源自三菱的成熟平台,最大功率66kW,峰值扭矩128N·m,主打经济性和可靠性,符合当时消费者对“代步工具”的需求,众泰早期轿车车型如众泰500(2009年推出)也采用了三菱4G18系列1.6L发动机,该发动机曾广泛用于比亚迪F3、哈飞赛马等车型,市场认可度较高。
除三菱外,众泰还与国内发动机制造商东安动力合作,采购其DA系列发动机,众泰朗悦(2011年推出)等经济型车型搭载过东安动力的DA4G15型1.5L发动机,这款发动机采用多点电喷技术,最大功率78kW,峰值扭矩138N·m,在燃油经济性上表现突出,适合入门级市场。
这一阶段,众泰发动机来源的核心逻辑是“借船出海”——通过成熟供应商的技术支持,快速实现车型量产,降低研发成本和风险,但过度依赖外部供应也导致其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核心技术竞争力。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众泰意识到“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开始布局发动机自主研发,并推出以“T”系列为代表的自主发动机型号,这一时期,其发动机来源呈现“外部采购+自主研发”并行发展的特点。
2012年,众泰发布首款自主研发的1.6L T-GDI涡轮增压发动机(型号TR系列),这款发动机采用缸内直喷、双可变气门正时等技术,最大功率115kW,峰值扭矩215N·m,动力参数优于同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该发动机最初计划应用于众泰T600(2013年推出)等主力SUV车型,试图通过技术提升摆脱“模仿”标签,由于自主研发经验不足,TR系列发动机在可靠性、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控制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市场反馈不佳,后期实际装车率较低,多数车型仍以外部采购发动机为主。
在自主研发尝试的同时,众泰并未放弃外部采购,反而进一步拓展合作范围,2015年推出的众泰SR9搭载过沈阳航天三菱的4A9T型1.8T发动机(源自三菱技术),最大功率137kW,峰值扭矩250N·m,这款发动机曾用于广汽传祺GS4等车型,动力表现稳定;部分经济型车型则继续采用东安动力的DA系列发动机,如众泰Z300(2013年推出)搭载的1.5L DA4G15发动机。
这一阶段,众泰的发动机策略呈现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一方面希望通过自主研发提升品牌形象,另一方面受限于技术积累,自主发动机难以大规模应用,仍需依赖外部供应商维持产品供应。
2018年后,众泰汽车因经营危机陷入破产重组,其发动机供应链也面临重新洗牌,重组后的众泰(由江苏深商等接手)在资金和技术受限的情况下,发动机来源进一步简化,以外部采购为主,且合作厂商更注重性价比和供应稳定性。
重组后的众泰,因无力承担自主研发的高成本,基本暂停了发动机自研项目,转而与国内发动机制造商合作,2023年推出的众泰T300(改款车型)搭载的是1.5L自然吸气发动机,来自山东潍坊的潍柴动力旗下子公司,该发动机主打燃油经济性和维护成本低,符合入门级SUV的市场定位;部分新能源车型(如混动版)则采用比亚迪或宁德时代提供的动力系统,通过“油电互补”策略适应市场转型。
在新能源转型背景下,众泰也开始尝试引入混动发动机,其混动车型搭载的1.5L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主要作为增程器使用,与电机协同工作,综合油耗可降至5L/100km以下,这类发动机多来自国内专业混动系统供应商,如东安动力的DAM15TD混动专用发动机,该发动机采用米勒循环、冷却EGR等技术,热效率提升至40%,兼顾动力与节能。
这一阶段,众泰的发动机来源回归“务实”,以稳定供应和成本控制为核心,新能源发动机的引入则反映了其在市场转型中的被动应对。
为更清晰展示众泰发动机来源的演变,可通过下表概括:
时期 | 主要发动机来源 | 代表车型 | 技术特点 |
---|---|---|---|
2003-2010年 | 三菱(4A系列、4G系列)、东安动力(DA系列) | 众泰2008、众泰500 | 成熟稳定、经济性为主,依赖外部技术 |
2010-2018年 | 自主研发(TR系列)、三菱(4A9T)、东安动力 | 众泰T600、众泰SR9 | 尝试涡轮增压技术,自主发动机可靠性不足 |
2018年至今 | 潍柴动力、东安动力(混动)、比亚迪/宁德时代(新能源) | 众泰T300、众泰混动车型 | 聚焦性价比,引入混动系统,新能源转型 |
众泰发动机的来源演变,是中国部分自主品牌在技术发展中的缩影:早期通过外部采购快速实现“从0到1”,中期尝试自主研发突破技术瓶颈但受限于积累,后期在市场压力下回归务实,聚焦供应链稳定与新能源转型,众泰已完全脱离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发动机来源呈现多元化、新能源化趋势,但核心技术自主化的缺失仍是其未来发展的关键挑战。
Q1:众泰早期为什么多用三菱发动机?
A:众泰早期技术积累薄弱,而三菱发动机在国内市场应用成熟,具有技术可靠、成本低、供应稳定的优势,能帮助众泰快速实现车型量产,降低研发风险,三菱在国内有完善的生产体系和合作网络,便于众泰实现供应链整合,因此成为其早期发动机的主要来源。
Q2:众泰自研发动机的实际表现如何?
A:众泰自研发动机(如TR系列1.6T T-GDI)在动力参数上达到同级别主流水平,但因缺乏核心技术沉淀和制造工艺经验,存在可靠性不足、NVH控制差、油耗偏高等问题,市场口碑不佳,后期因企业经营危机,自研项目基本停滞,实际装车率极低,未能成为其核心竞争力。
瑞风作为江淮汽车旗下的核心MPV品牌,其发动机技术的发展历程折射出中国汽车工业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演进轨迹,发动机作为车辆的动力心脏,其结构设计、技术参数直接关系到车辆的动力性、经济性与可靠性,而发...
发动机作为汽车的核心部件,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车辆的整体性能和驾驶体验,当发动机出现震动时,不仅会导致乘坐舒适性下降,长期还可能加剧零部件磨损、引发故障,甚至威胁行车安全,本文将详细分析发动机震动的常见...
汽车发动机运转时,高温是“天敌”,而水(实际为冷却液)则是维持其正常工作的“体温调节师”,这里的“水”并非普通自来水,而是特指由水、乙二醇及多种添加剂混合而成的冷却液,它在冷却系统中循环流动,带走发动...
阿金森循环发动机是一种通过优化热力学循环过程提升燃油效率的内燃机技术,其核心在于实现压缩比的动态可调,以适应不同工况下的动力与经济性需求,与传统奥托循环发动机固定压缩比不同,阿金森循环通过改变气缸容积...
发动机压缩比是指气缸总容积(活塞在下止点时的气缸容积)与燃烧室容积(活塞在上止点时的气缸容积)的比值,通常表示为“X:Y”的形式,这一参数直接反映了发动机将混合气(或空气)压缩到燃烧室的能力,是决定热...
卡罗拉作为全球累计销量最高的家用轿车之一,其1.8L发动机在车型发展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以可靠性和经济性深受用户认可,这款发动机主要指丰田代号为1ZR-FE的1.8L自然吸气发动机,广泛应用于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