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动机介绍 > 正文内容

发动机的组成部分具体包括哪些关键部件?

发动机作为汽车、船舶等机械设备的“心脏”,通过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为设备提供动力,其结构精密,由多个相互协作的系统组成,共同完成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实现持续的能量转换,以下从核心部件到辅助系统,详细解析发动机的主要组成。

发动机哪些组成

机体组:发动机的“骨架”

机体组是发动机的基础结构,为其他所有部件提供安装支撑,并形成燃烧室、冷却水道和润滑油的容纳空间,主要包括气缸体、气缸盖、气缸垫、油底壳等。

  • 气缸体:是发动机的“主体骨架”,通常用铸铁或铝合金铸造,内部加工有气缸、冷却水套和润滑油道,气缸是活塞运动的轨道,其内表面需精密加工以减少摩擦;水套充满冷却液,帮助带走燃烧产生的热量;油道则将机油输送到各运动部件。
  • 气缸盖:安装在气缸体上方,与活塞顶部共同形成燃烧室,内部布置有进排气道、气门座圈、火花塞(汽油机)或喷油器(柴油机)等,负责密封气缸顶部,并协调进排气过程。
  • 气缸垫:位于气缸体与气缸盖之间,由金属-石棉复合材料制成,起到密封作用,防止高温高压燃气、冷却液和机油泄漏。
  • 油底壳:用薄钢板冲压而成,安装在气缸体底部,用于储存机油,并封闭曲轴箱,其底部通常装有磁性螺塞,可吸附金属屑,减少机件磨损。

曲柄连杆机构:动力“转换器”

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的核心动力传递机构,将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转换为曲轴的旋转运动,输出机械功,主要由活塞、连杆、曲轴、飞轮等组成。

  • 活塞:顶部承受燃气压力,通过活塞销与连杆连接,其上有活塞环(气环和油环),气环密封燃烧室,防止燃气泄漏;油环刮除气缸壁多余的机油,避免机油进入燃烧室,活塞材料多为铝合金,以减轻质量。
  • 连杆:连接活塞与曲轴,将活塞的推力传递给曲轴,小头通过活塞销与活塞连接,大头与曲轴的连杆轴颈相连,杆身多为“工”字形截面,以减轻质量并提高强度。
  • 曲轴:是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连杆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为旋转运动,其上有主轴颈(支撑在曲轴箱中)、连杆轴颈(连接连杆)、平衡块(平衡惯性力)和飞轮接盘(安装飞轮),曲轴需经过精密动平衡,以减少振动。
  • 飞轮:安装在曲轴后端,具有较大转动惯量,可在做功冲程储存能量,带动活塞完成其他三个冲程,使发动机运转更平稳,飞轮外缘的齿圈与启动机齿轮啮合,用于启动发动机。

配气机构:进排气“调度员”

配气机构根据发动机工作顺序,定时开启和关闭进排气门,确保可燃混合气(汽油机)或纯空气(柴油机)及时进入气缸,废气及时排出,主要由气门组、气门驱动组组成。

  • 气门组:包括气门、气门弹簧、气门锁片、气门座圈等,气头呈锥形,与气门座圈紧密配合实现密封;气门弹簧保证气门关闭时与座圈贴合;锁片固定气门弹簧,防止脱落。
  • 气门驱动组:包括凸轮轴、挺柱、推杆、摇臂等(顶置凸轮轴结构中无推杆和摇臂),凸轮轴上的凸轮驱动挺柱和推杆,推动摇臂摆动,从而打开气门;凸轮轴旋转时,各凸轮按一定顺序驱动气门开闭,与曲轴保持“2:1”的传动比(四冲程发动机)。

燃料供给系统:能量“输入管”

燃料供给系统的功能是根据发动机工况,供给适量清洁的燃料和空气,并形成可燃混合气(汽油机)或直接将燃油喷入气缸(柴油机)。

  •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主要由燃油箱、电动燃油泵、燃油滤清器、喷油器、进气歧管等组成,电动燃油泵将燃油从油箱泵出,经滤清器过滤后,由喷油器喷入进气歧管(或气缸),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进入气缸燃烧。
  •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包括燃油箱、输油泵、高压油泵、喷油器等,输油泵将燃油送入高压油泵,高压油泵将燃油压力提升至10-200MPa,通过喷油器以雾化状态喷入高温高压的气缸,自行着火燃烧。

润滑系统:机件“保护层”

润滑系统通过向运动部件表面输送机油,减少摩擦、磨损,同时起到冷却、清洁、密封和防锈的作用,主要由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冷却器、油道等组成。

  • 机油泵:通常为齿轮式或转子式,将油底壳中的机油抽出,建立一定压力,经滤清器过滤后,通过主油道送至曲轴轴颈、连杆轴颈、凸轮轴轴颈等部位。
  • 机油滤清器:过滤机油中的金属屑、积碳等杂质,防止杂质进入摩擦表面加剧磨损。
  • 机油冷却器:在高温环境下降低机油温度,保持润滑效果。

冷却系统:温度“调节器”

冷却系统将发动机工作温度控制在80-95℃的最佳范围,防止过热(导致机件损坏)或过冷(导致燃烧效率下降),主要由水泵、散热器(水箱)、节温器、风扇、冷却液等组成。

  • 水泵:强制冷却液在发动机水套和散热器之间循环,加速热量散发。
  • 散热器:由上、下储水箱和散热片组成,冷却液流经散热片时,将热量传递给空气,被风扇和气流冷却。
  • 节温器:根据水温自动调节冷却液循环路径:低温时关闭大循环通道,让冷却液在水套内小循环;高温时打开大循环通道,经散热器冷却。

点火系统(汽油机特有):混合气“点燃器”

点火系统在压缩冲程末期,产生高压电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主要由蓄电池、点火线圈、火花塞、点火控制模块等组成。

  • 点火线圈:将蓄电池的12V低压电转换为15-30kV的高压电。
  • 火花塞:安装在气缸盖上,其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
  • 点火控制模块:根据曲轴位置传感器信号,控制点火线圈和火花塞的点火时机。

启动系统:发动机“唤醒键”

启动系统通过外力带动发动机曲轴旋转,使气缸内完成第一次做功,实现自行运转,主要由启动机、蓄电池、点火开关等组成。

  • 启动机:直流电动机,通过驱动齿轮与飞轮齿圈啮合,带动曲轴旋转。
  • 蓄电池:提供启动所需的电能,通常为12V或24V铅酸电池。

发动机主要部件及功能汇总表

系统/部件 主要组成部件 核心功能
机体组 气缸体、气缸盖、气缸垫、油底壳 提供安装支撑,形成燃烧空间和油/水道
曲柄连杆机构 活塞、连杆、曲轴、飞轮 将往复运动转为旋转运动,输出动力
配气机构 凸轮轴、气门、挺柱、摇臂 定时开闭气门,控制进排气
燃料供给系统 燃油泵、喷油器、进气歧管(汽油机) 供给燃料和空气,形成可燃混合气
润滑系统 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油道 减少摩擦、冷却清洁机件
冷却系统 水泵、散热器、节温器、风扇 控制发动机温度,防止过热或过冷
点火系统(汽油机) 点火线圈、火花塞、点火控制模块 产生高压电火花,点燃混合气
启动系统 启动机、蓄电池、点火开关 带动发动机启动,实现自行运转

相关问答FAQs

Q1:发动机的“两大机构”和“五大系统”分别指什么?
A:传统上,发动机结构常概括为“两大机构”和“五大系统”,两大机构指曲柄连杆机构(将热能转为机械能)和配气机构(控制进排气);五大系统则包括燃料供给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点火系统(汽油机)和启动系统,点火系统为汽油机特有,柴油机依靠压燃点火,无此系统。

Q2:为什么发动机需要润滑系统和冷却系统?两者有什么区别?
A:润滑系统主要通过机油在运动部件表面形成油膜,减少摩擦磨损,同时带走部分热量并清洁杂质;冷却系统则通过冷却液循环,将发动机整体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避免因高温导致材料强度下降、润滑失效或爆震等故障,两者的核心区别在于:润滑系统侧重“微观摩擦表面的保护”,冷却系统侧重“整体热量的管理”,共同保障发动机可靠工作。

标签: 活塞曲轴

相关文章

高尔夫车发动机性能维护选购关键指南到底有哪些?

高尔夫车发动机性能维护选购关键指南到底有哪些?

高尔夫车发动机作为高尔夫球场的核心动力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车辆运行效率、维护成本及使用体验,根据动力类型不同,主流高尔夫车发动机可分为汽油发动机与电动机两大类,两者在结构原理、技术特点及适用场景上存在...

国产SUV发动机技术实力究竟如何?

国产SUV发动机技术实力究竟如何?

国产SUV发动机的发展历程,堪称中国汽车工业从“技术跟随”到“自主创新”的缩影,从早期依赖进口三菱、丰田等品牌的成熟机型,到如今自主研发的混动、燃油发动机百花齐放,国产发动机已从“能用”迈向“好用”,...

奥迪 发动机技术

奥迪 发动机技术

奥迪作为德国豪华汽车品牌的代表,其发动机技术始终以高效、精密、创新为核心竞争力,从早期机械突破到如今的智能化、电动化融合,每一次技术革新都深刻影响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轨迹,回顾奥迪发动机技术的发展历程,既...

0.9 发动机

0.9 发动机

9L发动机作为小排量动力总成的典型代表,主要应用于微型车、小型车以及部分混合动力系统中,其核心设计理念以“高效节能、紧凑轻量”为导向,在当前汽车工业追求低排放、新能源转型的背景下,仍占据着特定细分市场...

h6发动机图解

h6发动机图解

H6发动机作为吉利汽车自主研发的系列动力总成,广泛应用于博越、帝豪GS等多款热门车型,其以高效、可靠、低油耗的技术特点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从结构设计来看,该发动机融合了涡轮增压、缸内直喷、DVVT等多...

汽车发动机为何能驱动车辆?核心动力原理揭秘?

汽车发动机为何能驱动车辆?核心动力原理揭秘?

一辆汽车的发动机堪称汽车的“心脏”,它承担着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核心使命,为车辆提供前进的动力,从早期的蒸汽机到如今内燃机与新能源动力系统的并存,发动机技术的发展始终推动着汽车工业的进步,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