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四行程是内燃机最核心的工作原理,也称为奥托循环,由德国工程师尼古拉斯·奥托于1876年发明,奠定了现代汽车发动机的基础,四行程发动机通过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连续的冲程,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车辆行驶,每个行程对应活塞在气缸内的两次往复运动(曲轴旋转一圈),完成一个完整循环需要曲轴旋转两圈(720°),以下从工作原理、系统协同、技术特点等方面详细解析四行程发动机。
四行程发动机的核心是活塞在气缸内的往复运动,通过连杆带动曲轴旋转,同时配气机构控制进排气门的开启与关闭,实现气缸内工质的充入、压缩、燃烧和排出,四个行程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活塞运动:活塞从上止点(Top Dead Center,TDC,活塞距离曲轴旋转中心最远的位置)向下止点(Bottom Dead Center,BDC,活塞距离曲轴旋转中心最近的位置)移动。
气门状态: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
缸内状态:随着活塞下移,气缸容积增大,缸内压力降至70-90kPa(略低于大气压),形成负压;在化油器式发动机或电喷发动机中,空气与汽油(或柴油)按比例混合的混合气(柴油机为纯空气),通过进气门被吸入气缸,由于混合气与高温零件接触,缸内温度略升高至50-80℃。
作用:为燃烧提供充足的燃料和氧气,是做功的前提。
活塞运动: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
气门状态:进排气门均关闭,气缸密封。
缸内状态:活塞上移时,气缸容积逐渐减小,混合气(或空气)被压缩,压力和温度显著升高,汽油机的压缩比(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一般为8-12,压缩行程终了时,缸内压力可达0.8-1.5MPa,温度升至300-500℃;柴油机因压燃需要,压缩比更高(16-22),压力可达3-5MPa,温度升至500-700℃,足以使柴油自燃。
作用:提高混合气的密度和温度,为燃烧做功创造条件,同时提升热效率。
活塞运动: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
气门状态:进排气门均关闭。
缸内状态:在压缩行程接近上止点时,汽油机通过火花塞点燃混合气,柴油机通过喷油嘴喷入柴油并压燃,燃料迅速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最高温度可达1800-2200℃,压力3-5MPa),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下移,通过连杆带动曲轴旋转,对外输出机械能,曲轴旋转的动能一部分通过飞轮储存,用于后续三个行程的消耗,一部分通过传动系统驱动车辆行驶。
作用: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是发动机唯一对外做功的行程。
活塞运动: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
气门状态:进气门关闭,排气门开启。
缸内状态:做功行程结束后,缸内废气仍具有较高的压力(105-120kPa)和温度(400-600℃),活塞上移时,废气通过排气门排出气缸,进入排气系统,最终经消音器排入大气,为减少排气阻力,排气门在活塞到达下止点前就会提前开启(提前角),在活塞到达上止点后延迟关闭(延迟角)。
作用:清除气缸内的废气,为下一循环的进气做好准备。
四行程的正常工作离不开多个系统的协同配合,主要包括配气机构、燃油供给系统、点火系统(汽油机)、润滑系统和冷却系统。
四行程发动机与二行程发动机相比,具有以下核心特点:
对比维度 | 四行程发动机 | 二行程发动机 |
---|---|---|
工作循环 | 曲轴旋转两圈(720°)完成一个循环 | 曲轴旋转一圈(360°)完成一个循环 |
气门结构 | 进排气门独立控制,配气机构复杂 | 无气门或扫气口,结构简单 |
换气效率 | 进排气分开,换气充分,残余废气少 | 进排气重叠,换气不彻底,残余废气多 |
燃油经济性 | 热效率高(30%-40%),油耗低 | 热效率低(20%-30%),油耗高 |
排放控制 | 燃烧完全,污染物排放少,易安装三元催化器 | 燃烧不充分,污染物排放多,难以安装后处理 |
应用场景 | 汽车、摩托车、船舶、发电设备等主流领域 | 小型摩托车、链锯、发电机等小型设备 |
四行程发动机的缺点在于结构复杂(需配气机构、正时系统等),成本较高,但凭借高效率、低排放、运行平稳的优势,成为当前内燃机的主流技术。
随着环保法规日益严格和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四行程发动机正朝着高效化、清洁化、智能化方向演进:
Q1:四行程发动机与二行程发动机的核心区别是什么?
A1:核心区别在于工作循环和结构原理,四行程发动机需曲轴旋转两圈(720°)完成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独立行程,进排气门分开控制,换气充分,热效率高(30%-40%),但结构复杂;二行程发动机曲轴旋转一圈(360°)即完成一个循环,通过扫气口和排气口进行换气,结构简单,但换气不彻底,热效率低(20%-30%),且排放污染严重,四行程发动机广泛应用于汽车等主流领域,二行程发动机多用于小型设备。
Q2:为什么汽油机的压缩比通常低于柴油机?
A2: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燃烧方式不同:汽油机为点燃式,混合气在压缩行程终了时需由火花塞点燃,若压缩比过高(12),混合气在压缩过程中会因温度过高而提前自燃(爆震),导致发动机功率下降、零件损坏;柴油机为压燃式,需通过高压缩比(16-22)使空气温度超过柴油自燃点(约500℃),柴油喷入后即自行燃烧,汽油机压缩比低于柴油机,以避免爆震,柴油机则需高压缩比实现压燃。
现代酷派作为现代汽车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双门轿跑车型之一,自1996年首次亮相以来,便以运动化设计和强劲的动力储备吸引了众多消费者,而发动机作为车辆的核心部件,现代酷派在不同代际产品中搭载的发动机也经历...
发动机踏踏响是汽车运行中较为常见的异响现象,通常指发动机运转时出现类似“踏踏”或“哒哒”的规律性金属敲击声,这种声音可能与转速、温度、负载等因素相关,若不及时排查处理,可能导致部件进一步磨损甚至引发严...
奥迪作为豪华汽车品牌的代表,其发动机技术始终处于行业前沿,集成了百年造车工艺与前沿科技,以高效、强劲、环保为核心,不断推动内燃机技术的革新,从早期的机械创新到如今的智能化、电动化融合,奥迪发动机技术不...
汽车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心脏”,其性能、可靠性和技术先进性直接决定了一款车的驾驶体验、燃油经济性和使用寿命,在全球汽车工业百年发展中,涌现出众多以技术实力和品质著称的发动机品牌,它们通过持续创新,推动着...
雪佛兰赛欧3作为上汽通用雪佛兰旗下的一款经典入门级家用轿车,自上市以来凭借其亲民的价格、可靠的质量以及出色的燃油经济性,成为许多家庭用户的首选,而其核心部件——发动机,更是这款车型“经济实用”标签的关...
荣威作为上汽集团旗下的核心自主品牌,其发动机技术发展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从早期依赖合资技术到如今自主研发的“蓝芯”系列发动机,荣威在动力系统上经历了从引进吸收到创新突破的历程,那么荣威的发动机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