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传递动力是汽车动力系统的核心环节,其本质是将燃料在气缸内燃烧产生的化学能,通过一系列机械装置转化为车轮旋转的机械能,从而驱动汽车行驶,这一过程涉及多个精密部件的协同工作,每个环节都直接影响着动力的传递效率、平顺性和响应速度,从燃料燃烧到车轮转动,动力的传递路径清晰且复杂,需要从发动机内部的动力产生开始,逐步梳理至最终的动力输出。
发动机传递动力的起点是气缸内燃料的燃烧,在四冲程汽油机中,进气冲程活塞下行,混合气被吸入气缸;压缩冲程活塞上行,混合气被压缩;做功冲程火花塞点火,混合气燃烧膨胀,推动活塞下行,将化学能转化为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排气冲程活塞上行,废气被排出气缸,这一过程中,活塞的直线运动通过连杆传递至曲轴,曲轴将往复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从而输出最初的旋转动力。
曲轴作为发动机的核心旋转部件,其输出的扭矩和转速直接决定了动力的基本特性,单次燃烧产生的动力是间歇性的,曲轴旋转时会存在周期性的转速波动,因此需要飞轮来储存和释放动能,帮助曲轴平稳运转,飞轮通常安装在曲轴后端,具有一定的转动惯量,能在做功冲程储存能量,在其他冲程释放能量,从而降低转速波动,为后续动力传递提供稳定的输入。
飞轮输出的旋转动力需要传递至变速箱,而变速箱的输入端与飞轮之间通过离合器(手动挡)或液力变矩器(自动挡)连接,这是动力传递的关键衔接部件。
手动挡汽车中,离合器负责发动机与变速箱的接合与分离,驾驶员踩下离合器踏板时,压盘远离从动盘,发动机动力被切断;松开踏板时,压盘压紧从动盘,通过摩擦力将飞轮的旋转动力传递至变速箱输入轴,离合器的作用是在起步、换挡时平顺接合或切断动力,避免发动机熄火或齿轮冲击。
自动挡汽车则采用液力变矩器替代离合器,其内部有泵轮、涡轮和导轮,通过液体(ATF)传递动力,泵轮与飞轮连接,随发动机旋转;涡轮连接变速箱输入轴,泵轮带动液体冲击涡轮,将动力传递至变速箱,液力变矩器的优势在于允许泵轮和涡轮之间存在转速差(即“滑转”),起步时能放大扭矩,提高起步平顺性,同时无需驾驶员操作离合器,简化了驾驶操作。
变速箱是动力传递的核心调控机构,其作用是根据行驶工况改变传动比,从而调整扭矩和转速,使发动机始终保持在高效工作区间,变速箱分为手动挡、自动挡(AT)、无级变速箱(CVT)、双离合变速箱(DCT)等类型,但核心功能一致:通过不同齿轮组合实现变速、变扭。
手动挡变速箱由输入轴、输出轴、中间轴、齿轮组和换挡机构组成,驾驶员通过换挡杆拨动同步器,使不同齿轮与输出轴接合,形成不同传动比,低速时使用大齿比齿轮(1挡、2挡),可获得较大扭矩,满足起步和爬坡需求;高速时使用小齿比齿轮(最高挡),降低发动机转速,减少燃油消耗。
自动挡变速箱通过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组、液压控制系统和TCU(变速箱控制单元)实现自动换挡,行星齿轮组由太阳轮、齿圈、行星架组成,通过改变不同部件的固定或输入状态,实现多种传动比,液压控制系统根据节气门开度、车速等信号,控制换挡阀的开闭,驱动换挡执行元件(离合器、制动带)动作,实现挡位切换,CVT则通过钢带和锥轮的直径变化实现无级传动,没有固定挡位,能保持发动机始终在最佳转速区间,提升燃油经济性。
变速箱输出的动力需要通过传动轴传递至驱动桥,驱动桥包括差速器和半轴,负责将动力分配至左右车轮,并允许车轮以不同转速旋转。
传动轴是连接变速箱与驱动轴的旋转长轴,多用于后驱车或四驱车,其两端装有万向节,用于补偿变速箱与驱动桥之间的相对位移(如悬架变形),保证动力传递的连续性,对于前驱车,变速箱与驱动桥通常集成在一起(称为“变速箱壳体”),省去了传动轴,结构更紧凑。
差速器是驱动桥的核心部件,由行星齿轮、半轴齿轮、差速器壳等组成,当汽车直线行驶时,左右车轮转速相同,行星齿轮不自转,动力通过差速器壳、半轴齿轮分别传递至左右半轴;当转弯时,外侧车轮需要比内侧车轮转速更快,行星齿轮开始自转,通过半轴齿轮调整左右半轴的转速差,避免轮胎磨损,四驱车还配备分动箱,用于将动力分配至前后桥,根据路况切换两驱或四驱模式。
半轴将差速器的动力传递至车轮,轮毂轴承支撑车轮旋转,最终通过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将旋转动力转化为汽车的驱动力,轮胎的花纹、气压、接地面积等因素直接影响动力的传递效率,例如在湿滑路面上,抓地力不足会导致动力打滑,影响行驶稳定性。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发动机传递动力的效率不断提升,涡轮增压技术通过增加进气量,提高燃烧效率,使发动机在相同排量下输出更大扭矩,为动力传递提供更强输入;可变气门正时(VVT)技术优化进排气过程,提升发动机在不同转速下的动力响应;电子节气门精准控制进气量,ECU(发动机控制单元)与TCU协同工作,实现发动机与变速箱的最佳匹配,提升换挡平顺性和燃油经济性。
部件名称 | 核心作用 | 手动挡特点 | 自动挡特点 |
---|---|---|---|
飞轮 | 储存动能,平衡曲轴转速波动 | 与离合器从动盘接触,传递动力 | 与液力变矩器泵轮连接,传递动力 |
离合器/液力变矩器 | 接合/切断动力,平顺传递扭矩 | 机械摩擦传动,需驾驶员操作 | 液力传动,允许转速差,自动换挡 |
变速箱 | 改变传动比,调整扭矩与转速 | 齿轮组手动切换,传动效率高 | 行星齿轮/CVT无级变速,自动控制 |
传动轴 | 连接变速箱与驱动桥,传递旋转动力 | 后驱/四驱车必备,两端带万向节 | 前驱车集成于变速箱,无需独立传动轴 |
差速器 | 分配左右车轮动力,允许转速差 | 锥齿轮/行星齿轮结构,机械式差速 | 带电子限滑功能,提升复杂路况通过性 |
半轴 | 将差速器动力传递至车轮 | 实心轴,结构简单 | 空心轴或实心轴,与轮毂轴承配合 |
问题1:发动机传递动力时,为什么需要变速箱?如果不装变速箱会怎样?
解答:变速箱的核心作用是通过改变传动比,调整发动机输出的扭矩和转速,以适应不同行驶工况,发动机在低转速时扭矩小、高转速时扭矩大,而汽车起步、爬坡需要大扭矩,高速巡航需要低扭矩和高转速,若不装变速箱,动力直接从发动机传递至车轮,会导致起步困难(扭矩不足)、高速时发动机超速(转速过高),甚至无法正常行驶,变速箱还能通过空挡切断动力,方便发动机启动和停车。
问题2:自动挡汽车的液力变矩器和手动挡的离合器,在传递动力时有什么本质区别?
解答:液力变矩器和离合器都是动力传递的衔接部件,但工作原理和特性存在本质区别,离合器是机械摩擦传动,通过压盘与从动盘的压紧力传递动力,接合与分离需驾驶员操作,动力传递直接(无转速差),但易磨损且平顺性较差;液力变矩器是液力传动,通过液体(ATF)将泵轮的动力传递至涡轮,允许输入(泵轮)和输出(涡轮)存在转速差(滑转),起步时能放大扭矩(通常2-4倍),平顺性好,但存在动力损失(效率约85%-90%),且结构复杂,离合器是“硬连接”,液力变矩器是“软连接”。
本田作为全球领先的汽车制造商,在发动机热效率领域持续深耕,通过技术创新不断突破传统燃油能效边界,为用户提供兼顾动力与经济性的出行解决方案,热效率作为衡量发动机将燃料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效率的核心指标,直...
丰田作为全球汽车行业的领军者,长期以来以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平顺可靠著称,但在全球排放法规趋严、用户对动力与油耗平衡需求升级的背景下,丰田也逐步将涡轮增压发动机纳入技术版图,从最初对自然吸气的坚守到如今小...
钻豹摩托车发动机作为国内摩托车动力系统的代表性产品之一,凭借其稳定性能、耐用性和经济性,在通勤、货运及短途出行领域积累了广泛的市场口碑,该系列发动机以实用为核心设计理念,融合了成熟技术与针对性优化,满...
一辆汽车的发动机堪称汽车的“心脏”,它承担着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核心使命,为车辆提供前进的动力,从早期的蒸汽机到如今内燃机与新能源动力系统的并存,发动机技术的发展始终推动着汽车工业的进步,本文...
发动机压缩比是指气缸总容积(活塞在下止点时的气缸容积)与燃烧室容积(活塞在上止点时的气缸容积)的比值,通常表示为“X:Y”的形式,这一参数直接反映了发动机将混合气(或空气)压缩到燃烧室的能力,是决定热...
卡罗拉作为全球累计销量最高的家用轿车之一,其1.8L发动机在车型发展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以可靠性和经济性深受用户认可,这款发动机主要指丰田代号为1ZR-FE的1.8L自然吸气发动机,广泛应用于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