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汽车快速发展的浪潮中,座舱交互体验的革新成为品牌竞争的核心赛道,作为豪华汽车品牌的标杆,梅赛德斯-奔驰近年来在折叠屏技术上的探索,不仅重新定义了人车交互的边界,更将豪华感与科技感深度融合,为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智能座舱体验,从技术储备到概念展示,从交互逻辑到场景应用,奔驰折叠屏的每一次进展都引发行业关注,其背后是对用户需求与未来出行的深刻洞察。
奔驰折叠屏技术的核心,在于对“柔性显示”与“智能交互”的双重突破,传统车载屏幕受限于固定尺寸和安装位置,难以兼顾信息显示的完整性与座舱空间的灵活性,而折叠屏通过可形态变化的屏幕,实现了“一屏多用”的场景适配,在技术路径上,奔驰主要聚焦于“大尺寸柔性OLED屏幕”与“多轴铰链结构”两大关键领域。
柔性OLED屏幕具备自发光、高对比度、可弯曲的特性,成为折叠屏的理想载体,奔驰与显示面板供应商深度合作,定制车载级柔性屏幕,支持10亿色显示、120Hz高刷新率,并通过特殊的防眩光涂层和低蓝光技术,确保在不同光线环境下的视觉舒适度,屏幕的折叠寿命是技术难点之一,实验室数据显示,奔驰折叠屏铰链结构经过20万次以上折叠测试,相当于用户每天折叠10次、持续使用超过5年的耐用性标准,同时通过“水滴形折痕设计”将屏幕折叠时的折痕控制在0.1mm以内,确保显示效果的完整性。
铰链技术则是折叠屏形态变换的核心,奔驰采用多轴联动铰链结构,内置精密电机与位置传感器,支持“展开-折叠-半开合”三种形态的无级调节,在高速行驶时,屏幕可折叠至较小尺寸,减少对驾驶视线的干扰;在停车休息时,完全展开的17.3英寸屏幕可成为移动影院;而在导航时,半开合形态则能同时显示地图与车辆信息,实现“信息聚焦”与“场景扩展”的平衡,铰链部分采用航天级铝合金与自润滑轴承,确保在车辆颠簸环境下的稳定运行,避免屏幕晃动或卡顿。
奔驰折叠屏的价值不仅在于硬件创新,更在于通过场景化交互重构座舱体验,基于MBUX智能人机交互系统,折叠屏打破了传统中控屏、仪表盘、副驾娱乐屏的功能边界,形成“以用户为中心”的动态交互生态。
在驾驶场景中,折叠屏可根据驾驶模式自动切换显示逻辑,运动模式下,屏幕展开至全尺寸,左侧显示时速、转速等核心驾驶数据,右侧呈现导航路径与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信息,通过分屏设计减少驾驶员视线转移;舒适模式下,屏幕折叠为竖向小屏,优先展示音乐、空调等舒适功能,配合“零层级”语音交互(如“你好奔驰,把屏幕调到导航”),实现“手不离方向盘、眼不离前方”的安全操作。
针对后排乘客,折叠屏可独立展开为11.6英寸娱乐屏,支持4K视频播放、游戏互动与车载应用生态,通过“前排-后排屏幕互联”功能,前排用户可将导航终点同步至后排屏幕,或让后排乘客通过触控操作协助调整空调温度,当车辆充电时,折叠屏还可切换为“智能家居控制”模式,连接家庭智能设备,实现座舱与生活场景的无缝衔接。
在创新概念层面,奔驰在2023年CES展上展示的“Vision AVTR概念车”中,折叠屏与生物传感器结合,通过驾驶员的触控手势、眼动追踪甚至脑电波(非侵入式)控制屏幕内容,例如手掌轻挥即可切换界面,专注凝视某区域即可放大信息,将交互从“物理操作”升级为“意念协同”,展现了折叠屏在情感化交互上的未来潜力。
尽管折叠屏技术前景广阔,但在车载领域的落地仍面临多重挑战,首当其冲的是成本控制:柔性OLED屏幕、精密铰链与驱动系统的叠加,导致单块折叠屏成本是传统屏幕的3-5倍,如何平衡技术投入与市场接受度是关键,奔驰通过“模块化设计”降低成本,例如将屏幕、铰链、电子控制单元(ECU)标准化,适配不同车型平台,同时通过规模化采购摊薄研发成本。
可靠性问题,车载环境需应对-40℃至85℃的温度变化、90%以上的湿度以及频繁的振动冲击,这对屏幕的封装工艺与电子元件的稳定性提出极高要求,奔驰采用“双层防护设计”:外层使用纳米级防水涂层,内层通过灌封胶填充屏幕与铰链的缝隙,防止灰尘与液体侵入;同时开发“智能温控系统”,通过屏幕背光模块的自动调节,避免高温环境下显示性能衰减。
用户体验的精细化,折叠屏的形态变化需要与座舱设计、软件系统深度协同,避免“为折叠而折叠”的功能冗余,奔驰通过“用户旅程地图”梳理高频场景,例如通勤、自驾游、商务接待等,为每种场景定制屏幕显示方案;在软件层面,开发“自适应UI引擎”,根据屏幕尺寸、光线强度、车速等参数动态调整图标大小与布局,确保信息呈现的合理性与易读性。
奔驰折叠屏的推出,并非单纯的技术展示,而是其“科技豪华”品牌理念的延伸,在产品布局上,折叠屏技术将优先应用于EQ系列纯电车型及S级、迈巴赫等高端旗舰车型,通过差异化配置强化产品矩阵的科技辨识度,2024款奔驰EQS SUV的“ hyperscreen超联屏”虽非传统折叠形态,但通过曲面玻璃与三屏联动的“视觉折叠”效果,已为折叠屏技术的量产积累了用户反馈;而下一代E级车型则有望搭载真正可折叠的中控屏,进一步拓展市场覆盖。
奔驰折叠屏将与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生态深度融合,当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普及后,驾驶员可解放双手,折叠屏将转变为“移动办公空间”或“娱乐中心”,支持视频会议、3D游戏、AR导航等多元功能;通过奔驰“零层操作系统”与第三方开发者平台的开放,折叠屏将成为车载应用的核心入口,构建涵盖出行、生活、服务的“场景生态圈”,折叠屏的轻量化设计(采用复合背板材料,较传统屏幕减重30%)也将助力新能源汽车续航提升,实现“科技”与“节能”的双重价值。
技术模块 | 参数/特性 | 应用车型(规划/概念) |
---|---|---|
屏幕尺寸 | 展开状态17.3英寸(16:10),折叠状态8.9英寸 | 奔驰EQG概念车(2024年) |
分辨率 | 2560×1600(展开),1920×1200(折叠) | 下一代S级(2025年) |
折叠寿命 | 20万次以上(实验室数据),折痕≤0.1mm | 奔驰Vision AMG概念车(2023年CES) |
铰链结构 | 多轴联动+航天级铝合金轴承,支持无级调节 | EQS轿跑SUV(2024款改款) |
交互方式 | 触控+语音+手势+生物识别(概念车) | Vision AVTR概念车(2023年) |
系统适配 | MBUX 2.0系统,支持多屏联动与第三方应用生态 | 全系EQ车型(2026年起逐步搭载) |
Q1:奔驰折叠屏的耐用性如何?日常使用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A1:奔驰折叠屏通过车载级强化测试,屏幕支持-40℃~85℃宽温域工作,铰链结构满足20万次折叠寿命(相当于5年以上日常使用),同时具备IP65级防尘防水能力,日常使用需避免硬物刮擦屏幕(建议使用原厂保护膜)、长时间暴露于极端温度环境(如夏季密闭车内),以及频繁暴力折叠;若屏幕出现卡顿或异响,可前往授权服务中心进行铰链保养,确保长期稳定运行。
Q2:与其他品牌的折叠屏技术相比,奔驰的核心优势是什么?
A2:奔驰的核心优势在于“豪华场景深度融合”与“全栈技术自研”,不同于部分品牌侧重屏幕硬件参数,奔驰更注重折叠屏与座舱设计、MBUX系统、自动驾驶的协同——例如通过“场景自适应UI”实现屏幕形态与用户需求的动态匹配,结合奔驰独有的“零层级语音交互”与“生物识别技术”,打造“人-车-屏”无缝衔接的智能体验;依托百年豪华车积淀的内饰工艺与品质管控,折叠屏的材质、触感、细节处理均符合奔驰豪华品牌标准,实现科技感与豪华感的平衡统一。
奔驰天使尾灯是梅赛德斯-奔驰近年来最具标志性的设计元素之一,自2018年全新E级首次搭载以来,便以其独特的动态视觉效果和品牌辨识度成为车迷热议的焦点,这套尾灯系统并非简单的照明工具,而是融合了美学设计...
奔驰C级作为中型豪华轿车市场的标杆车型,常被车友简称为“CT车”,其历经四十余年发展,已成为兼顾豪华感、科技性与实用性的代表之作,自1982年第一代W201车型诞生以来,奔驰C级始终以“年轻商务精英座...
奔驰鼠标作为高端外设,其精密设计和原厂品质常被用户青睐,但长期使用后也可能出现连接异常、按键失灵、光标漂移等故障,维修此类设备需兼顾技术细节与原厂规范,以下从常见故障、维修工具、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等方...
奔驰作为汽车工业的百年品牌,其标志性的“箭头标”——即三叉星徽章中的箭头元素,不仅是品牌视觉识别的核心,更是其百年发展历程的精神图腾,从1909年诞生至今,这颗承载着速度、尊贵与创新的箭头,随着时代的...
随着汽车制造工艺的不断提升,车辆装配的精准度已成为衡量品质的核心指标,但“奔驰装反”现象仍偶有进入公众视野,这一表述并非单一指向,而是涵盖了零部件装配方向错误、车辆行驶逻辑与设计不符、功能控制逻辑反向...
“奔驰后中置”并非奔驰官方对某一特定技术的统称,而是行业内对奔驰部分车型动力单元布局的描述——特指动力系统(发动机或电机)位于车辆前后轴之间且更靠近后轴的位置,形成“后中置”的布局特征,这种布局在奔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