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品牌作为梅赛德斯-奔驰与瑞士钟表集团斯沃奇(Swatch)在20世纪末联合打造的微型车品牌,自诞生以来便以“城市出行解决方案”为核心,重新定义了小型汽车的设计理念与使用场景,其名称“Smart”源于“Swatch Mercedes ART”的缩写,既体现了双方合作的渊源,也承载了“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品牌基因,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Smart从最初的燃油微型车逐步转型为纯电驱动的城市出行品牌,成为全球都市年轻群体、环保主义者及追求灵活驾驶体验用户的标志性选择。
20世纪90年代,随着欧洲城市拥堵问题加剧和停车位资源紧张,奔驰与斯沃奇共同洞察到微型车市场的潜力,1994年,首款Smart概念车在巴黎车展亮相,以“2.5米车长、3米转弯半径”的极致小巧设计引发关注,1998年,第一代Smart Fortwo正式量产,凭借“停车入位如自行车”的灵活性和“碰撞安全标准媲美中型车”的安全性,迅速成为欧洲城市通勤的“网红车型”。
品牌创立之初便明确了“为城市而生”的使命:通过极致的小型化设计解决停车难题,凭借轻量化车身降低能耗,结合奔驰的工程技术保障安全性能,这一理念贯穿了Smart整个产品线的发展,使其从单纯的“微型车”升级为“城市微出行生态”的核心载体。
第一代Smart Fortwo(W451,1998-2007)采用“三缸发动机+后置后驱”布局,车长仅2.5米,但通过“三座设计”(前排双座椅+后排独立座椅)和“可拆卸后排座椅”,实现了“2人舒适乘坐+4人短途通勤”的灵活空间,其“Tridion安全车体”——由高强度钢构成的笼式车身结构,即便在碰撞测试中也能为乘员提供充分保护,打破了“小车=不安全”的刻板印象。
第二代Smart Fortwo(451,2008-2019)升级了“双离合变速箱”,提升了燃油经济性;推出的“Forfour”四座版,通过加长车身至3.5米,满足了家庭用户对空间的需求,这一阶段,Smart累计销量超过200万辆,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微型车品牌之一。
2017年,Smart宣布全面停售燃油车型,转向纯电驱动,首款电动车型Smart EQ Fortwo于2018年上市,基于奔驰新一代电动车平台,EQ Fortwo搭载17.6kWh电池,NEDC续航里程达160km,支持30分钟快充至80%;电机功率达60kW,百公里加速仅需11.5秒,兼顾了城市通勤的效率与驾驶乐趣。
2022年,Smart开启“全球化电动化新篇章”:吉利控股集团成为Smart品牌控股股东(持股50%),梅赛德斯-奔驰持股34%,双方基于吉利SEA浩瀚架构联合开发新一代纯电车型,2023年,全新Smart精灵#1(中型纯电SUV)和精灵#3(紧凑型纯电轿车)在中国首发并上市,标志着Smart从“微型车”向“多元化纯电车型”的战略转型。
Smart始终聚焦“城市年轻用户”,其品牌调性融合了“时尚、个性、环保与科技感”,早期用户以欧洲都市年轻白领为主,他们追求“停车便利性”和“个性化定制”(Smart提供超过40种车身颜色和多种内饰搭配);电动化转型后,用户群体扩展至“环保主义者”和“科技尝鲜者”,尤其在中国市场,新一代Smart通过“智能化配置”和“本土化设计”吸引了25-35岁的都市家庭用户。
以中国市场为例,全新Smart精灵#1搭载的“智能座舱”支持全场景语音交互、多屏联动,并配备L2+级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其“短前悬、长轴距”的设计(轴距达2750mm),在紧凑车身内实现了“后排腿部空间980mm”的越级表现,解决了传统微型车“空间局促”的痛点。
随着“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成为汽车产业趋势,Smart正从“单一车型制造商”向“城市出行服务提供商”转型,Smart计划基于SEA架构推出更多车型,包括小型纯电SUV、跨界车及个性化定制车型;探索“车电分离”“电池租赁”等模式,降低用户购车成本;在智能驾驶领域,将逐步落地城市NOA(自动导航辅助驾驶)功能,覆盖更多复杂路况。
Smart正联合城市交通部门试点“微型车专用停车位”“共享出行平台”等合作,通过“硬件+软件+服务”的生态布局,为用户提供“门到门”的便捷出行体验,正如Smart品牌理念所言:“Small is the new smart”——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小”不仅是尺寸,更是对资源的高效利用、对环境的友好态度,以及对未来出行方式的创新思考。
代际/车型 | 推出时间 | 核心特点 | 动力系统 | 市场定位 |
---|---|---|---|---|
第一代Fortwo (W451) | 1998年 | 5米车长、Tridion安全车体、三座设计 | 8L三缸发动机,后置后驱 | 都市单身/年轻通勤族 |
第二代Fortwo (451) | 2008年 | 双离合变速箱、Forfour四座版推出 | 0L三缸发动机,后置后驱 | 家庭用户+都市年轻群体 |
EQ Fortwo | 2018年 | 纯电驱动、160km续航、30分钟快充 | 60kW电机,17.6kWh电池 | 环保主义者、城市短途用户 |
全新精灵#1/#3 | 2023年 | SEA浩瀚架构、L2+智驾、2750mm轴距 | 后置单电机/双电机,400km+续航 | 全球都市家庭及科技爱好者 |
Q1:Smart电动车型的续航表现如何?冬季续航会大幅衰减吗?
A:全新Smart精灵#1和精灵#3提供两种续航版本:后驱标准版续航为535km(CLTC),四驱性能版续航为560km(CLTC),均满足城市通勤及中短途出行需求,针对冬季续航衰减问题,车型配备“热泵空调+电池低温预热”系统,通过智能温控管理将冬季续航衰减控制在15%-20%以内(相比行业平均30%+的表现更优),支持100kW直流快充,30分钟可从30%充至80%,缓解用户补能焦虑。
Q2:Smart与奔驰的关系是什么?是否共享奔驰的技术?
A:Smart最初由奔驰与斯沃奇合资创立,2019年奔驰全资控股,2022年吉利控股后,奔驰持股34%,双方共同运营Smart品牌,技术层面,Smart共享奔驰的“安全标准”(如碰撞测试、车身结构设计)和“智能互联技术”(如MBUX车载系统),同时依托吉利的SEA浩瀚架构开发新一代车型,实现“奔驰基因+中国智造”的融合,精灵#1的智能座舱系统基于奔驰UX设计语言开发,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则融入了奔驰的“智能驾驶算法”。
奔驰自1886年发明汽车以来,始终将“时间”作为品牌创新的核心命题——从缩短出行耗时到优化时间体验,137年间,通过技术迭代为全球用户累计节省的出行时间已达四亿小时,这一数字不仅是里程的换算,更是对“...
奔驰作为全球豪华汽车品牌的标杆,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历程堪称跨国车企本土化运营的经典案例。“奔驰打东风”这一表述,既暗合中国“东风汽车”的行业背景,更深层指向其在中国市场“借东风之势”——即抓住中国汽车产...
在汽车工业的百年演进中,品牌的战略与设计往往像一场动态的“回旋镖”,看似偏离初衷的尝试,最终可能以更精准的姿态回归核心,奔驰作为汽车发明者,其发展历程中多次出现这种“回旋镖效应”——无论是设计语言的自...
奔驰Sprinter 149白作为奔驰轻型商用车家族中的经典车型,凭借其均衡的性能、灵活的空间和可靠的品牌基因,在物流运输、商务接待及房车改装等领域占据重要地位,这款车型以“高效实用”为核心设计理念,...
奔驰车型作为豪华汽车的代表,其变速箱系统的平顺性和可靠性一直是用户关注的重点,但部分车主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撞档”问题——即挂挡时出现明显顿挫、异响,挡把无法顺畅移动,或行驶中变速箱突然冲击、跳挡...
“奔驰骨头奔”这个说法,其实是网友对奔驰G级越野车(尤其是G 63 AMG版本)的戏称,源于其硬朗方正的车身线条和棱角分明的设计,被比喻为“长着骨头的奔”——“奔”既指奔驰品牌,也暗喻其如野兽般奔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