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V的发动机舱作为车辆的核心区域,集成了动力系统、辅助模块以及多项安全与智能配置,其设计融合了高效、紧凑与人性化理念,是本田工程技术的集中体现,从整体布局来看,发动机舱采用模块化分区设计,各系统既独立工作又协同配合,确保动力输出、散热管理、电气控制等多维度性能的平衡。
发动机舱的核心无疑是动力总成,以当前主流的CR-V为例,燃油版搭载本田地球梦科技1.5T涡轮增压发动机(型号L15B8),最大功率142kW,峰值扭矩243N·m;混动版则采用2.0L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型号LFB15)与双电机组成的i-MMD系统,系统综合功率可达158kW,两款发动机均采用铝合金缸体与缸盖,配合高滚凸轮轴、缸内直喷等技术,在提升热效率的同时降低油耗,1.5T发动机集成VTEC TURBO可变气门正时升程系统,在不同转速区间实现进气量精准控制,兼顾低转速扭矩与高转速功率;混动版发动机则作为发电机或驱动单元之一,通过PCU动力控制单元实现动力分流,发动机多工作在高效区间,百公里油耗低至5.0L左右。
变速箱方面,燃油版匹配CVT无级变速箱,采用液力变矩器与锁止离合器组合,换挡平顺性优异;混动版则通过E-CVT电子无级变速箱,将发动机与电机的动力耦合,无需传统变速箱复杂的齿轮结构,动力响应更直接,动力总成整体采用前横置布局,配合液压悬置系统,有效抑制振动传递,提升车内静谧性。
发动机舱的散热管理是关键一环,CR-V采用双循环冷却系统:主循环为大循环,通过散热器为发动机、变速箱油及中冷器散热;副循环为小循环,通过电子节温器控制冷却液在缸体内的流动,冷启动时快速升温至最佳工作温度(90℃左右),降低磨损与排放,散热器位于发动机舱前端,与空调冷凝器、中冷器共同组成“三水箱”布局,风扇采用电动 silent 风扇,支持无级调速,根据温度自动调节转速,兼顾散热效果与能耗。
润滑系统采用压力润滑与飞溅润滑结合的方式,1.5T发动机配备全铝油底壳,集成机油泵与机油滤清器,通过缸体油道为曲轴、连杆、凸轮轴等关键部位供油;混动版因电机参与驱动,额外增加电机冷却系统,通过独立冷却回路控制电机温度,确保持续输出性能,机油加注口与滤清器布置在发动机舱上部,方便日常维护,设计上考虑了操作空间,无需拆卸其他部件即可更换。
进气系统采用谐振腔与长进气歧管设计,1.5T发动机配备电子节气门与可变进气歧管,根据转速切换进气路径,低转速时提升扭矩,高转速时增加进气量;空气滤清器采用盒式布局,并配备隔音棉,降低进气噪音,混动版因发动机常工作在中低负荷,进气系统更注重燃油经济性,通过EGR废气再循环系统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配合三元催化器,满足国六b排放标准。
排气系统采用集成式排气歧管,与缸盖一体成型,减少热量损失;涡轮增压器布置在排气歧管下方,利用废气能量驱动,涡轮转速可达20万转/分钟,响应迅速,排气管路经过隔热包裹,避免高温部件影响周边塑料件及线束,提升舱内部件可靠性。
发动机舱是车辆电气系统的“神经中枢”,燃油版配备12V蓄电池、发电机与ECU发动机控制单元,ECU通过传感器(曲轴位置、氧传感器、爆震传感器等)实时监控发动机状态,实现点火提前角、喷油量、空燃比的精准控制;混动版在此基础上增加高压配电盒、DC-DC转换器及PCU动力控制单元,负责管理高压电池(位于后排座椅下方)与电机之间的能量流动,电压支持356V/172V两种版本。
混动版的i-MMD系统将驱动电机(最大功率135kW)、发电机(最大功率32kW)与发动机集成在同一舱体内,电机采用水冷散热,冷却管路独立布置,避免与发动机冷却系统相互干扰,发动机舱还配备12V蓄电池与48V轻混系统的版本(部分海外市场),通过BSG电机实现启停快速响应与能量回收。
发动机舱下方连接前副车架,采用全框式结构,增强车身刚性;副车架上集成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挂,减震器与弹簧分离布置,节省舱内空间,转向系统采用电动助力转向(EPS),助力电机安装在转向柱上方,通过线束与ECU通信,实现随速助力调节,低速轻盈、高速沉稳。
安全方面,发动机舱设计有“下沉式”溃缩结构,碰撞时发动机沿指定方向位移,避免侵入乘员舱;防火墙采用双层钢板结构,并粘贴隔热隔音棉,隔绝发动机热量与噪音;舱内线束采用阻燃护套,关键传感器与ECU加装防水罩,确保涉水或极端天气下的电气稳定性。
本田在CR-V发动机舱设计中充分考虑了用户维护需求,机油加注口与机油尺位于发动机前端,无需拆卸装饰盖即可操作;蓄电池布置在发动机舱右侧,正极带有保护盖,防止误触;冷却液膨胀壶透明刻度清晰,方便检查液位;保险丝盒与继电器盒位于发动机舱左侧,盖板标注功能说明,便于DIY维修,舱内线束与管路采用卡扣固定,走向整齐,减少磨损风险,部件模块化设计也降低了维修成本。
代际 | 发动机型号 | 变速箱 | 技术亮点 |
---|---|---|---|
第六代(2017-2022) | 5T L15B / 2.0L混动LFB | CVT / E-CVT | 首次引入涡轮增压,i-MMD混动系统优化 |
第五代(2012-2016) | 0L R20 / 2.4L K24 | 5AT / CVT | 地球梦科技首次应用,VTEC技术升级 |
第四代(2007-2011) | 0L R20 / 2.4L K24 | 5MT / 5AT | 轻量化设计,进气隔音优化 |
Q1:CR-V发动机舱日常需要重点检查哪些部件?
A:日常检查需关注:①冷却液液位(膨胀壶刻度范围,避免低于MIN线导致发动机过热);②机油液位(冷车状态下拔出机油尺,液位需在上下刻度之间);③管路连接(检查冷却水管、真空管有无渗漏或松动);④线束状态(观察线束外皮是否老化、破损,避免短路);⑤蓄电池电极(有无腐蚀物,确保启动电压正常),建议每行驶1万公里或6个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Q2:混动版CR-V发动机舱与燃油版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A:混动版发动机舱在燃油版基础上增加了高压系统部件:①驱动电机与发电机(取代部分传统发动机功能);②PCU动力控制单元(管理高压电池与电机能量交换);③高压配电盒(分配高压电至各用电部件);④独立电机冷却系统(水冷管路与散热器);⑤12V蓄电池与高压电池的DC-DC转换器(为12V设备供电),混动版发动机舱布局更紧凑,因电机辅助,发动机排量更小,且怠速启停更频繁,需关注冷却系统的高效散热能力。
宝马发动机电脑,作为车辆动力控制的核心单元,承担着接收、处理并执行各项指令的关键角色,其性能直接影响发动机的输出效率、燃油经济性及排放合规性,在宝马车型中,该系统通常被称为DME(Digital Mo...
海马2.0发动机是海马汽车自主研发的一款经典动力总成,以其成熟的技术和稳定的性能,在多款主力车型中承担着核心动力角色,作为海马汽车动力系统的重要组成,这款发动机历经多年市场检验,在动力输出、燃油经济性...
海马福美来作为国内家轿市场的经典车型,第二代产品(简称福美来2)于2004年正式推出,凭借均衡的产品力和亲民的价格成为当时许多家庭的首选,而其核心部件——发动机的表现,直接决定了整车的驾驶体验与可靠性...
开拓者发动机作为一款面向中高端SUV市场的动力核心,其设计理念融合了强劲性能、高效能与可靠耐用的多重需求,自推出以来便成为众多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该发动机系列涵盖多种排量与动力配置,以模块化设计为基础,...
福田柴油发动机作为中国商用车领域的核心动力品牌,依托福田汽车集团30余年的商用车制造经验与技术积累,已发展成为集研发、生产、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动力总成供应商,其产品以“高效、可靠、环保、智能”为核心定...
发动机转速是指发动机曲轴每分钟的旋转圈数,单位是转/分钟(rpm),是衡量发动机工作状态的核心参数之一,不同车型的发动机正常怠速转速通常在600-900rpm,而急加速时可能攀升至6000rpm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