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动机介绍 > 正文内容

发动机大瓦为何易损坏?如何判断该更换了?

发动机作为汽车的核心部件,其内部各部件的精密配合直接决定了动力输出效率与使用寿命,在发动机众多关键零部件中,“大瓦”(即曲轴主轴承瓦)扮演着支撑曲轴、减少摩擦、传递载荷的重要角色,其工作状态直接影响发动机的运行稳定性与可靠性,本文将从大瓦的结构、作用、工作原理、常见故障及维护保养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关键部件。

发动机 大瓦

大瓦的结构与分类

大瓦是安装在发动机曲轴主轴承座与曲轴主轴颈之间的滑动轴承,属于发动机摩擦副的核心组成部分,其结构通常由三层材料复合而成:底层为钢背,提供机械强度与支撑;中间层为合金层,是主要的减摩材料;表层部分会镀覆锡、铅或铜等软金属,以改善磨合性能与耐腐蚀性。

根据合金材料的不同,大瓦可分为巴氏合金瓦、铜铅合金瓦、铝合金瓦三大类,各类材料性能差异显著,适用场景也不同(具体对比见表1)。

表1:不同类型大瓦合金材料性能对比
| 材料类型 | 耐磨性 | 承载能力 | 耐腐蚀性 | 适用工况 |
|----------------|--------|----------|----------|------------------------|
| 巴氏合金 | 中等 | 低 | 高 | 高转速、低载荷(如轿车汽油机) |
| 铜铅合金 | 高 | 高 | 中等 | 中高载荷、中转速(如柴油机) |
| 铝合金(高锡) | 较高 | 较高 | 较高 | 高转速、轻量化(现代汽油机) |

大瓦按结构可分为平瓦(无翻边)和翻边瓦(带侧边),翻边瓦兼具轴向定位功能,可防止曲轴轴向窜动;按安装位置可分为上瓦(通常开有油槽)和下瓦(不开油槽,与轴承座孔贴合更紧密)。

大瓦的核心作用

大瓦在发动机中承担着五大核心功能,缺一不可:

发动机 大瓦

  1. 支撑曲轴:大瓦通过精密的过盈配合安装在轴承座孔内,将曲轴的旋转中心固定在发动机缸体上,确保曲轴在高速旋转(汽油机可达6000-8000r/min,柴油机更高)时保持稳定位置,避免振动与偏磨。
  2. 减少摩擦:曲轴主轴颈与轴瓦之间形成润滑油膜,通过流体动压润滑原理,将金属间干摩擦转化为液体摩擦,大幅降低摩擦系数(通常从0.1-0.3降至0.001-0.005),减少功率损耗与部件磨损。
  3. 传递载荷:发动机工作时,活塞通过连杆将燃烧爆发力传递至曲轴,曲轴再将力传递至大瓦,最终由轴承座分散至缸体,大瓦需承受周期性变化的冲击载荷(柴油机爆发压力可达15-20MPa),对材料强度与疲劳寿命要求极高。
  4. 散热导热:曲轴与轴瓦摩擦产生的热量约70%需通过大瓦导出,再经由缸体冷却水或风冷系统散发,大瓦的合金层需具备良好的导热性(如铝合金导热率可达120W/(m·K)),避免局部过热导致油膜破裂。
  5. 减振缓冲:合金层具备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可吸收曲轴旋转时的高频振动(如不平衡力矩、燃烧冲击),降低发动机噪声与振动传递至车身的幅度。

大瓦的工作原理:油膜的形成与维持

大瓦能长期稳定工作的关键在于“润滑油膜”的形成,当发动机启动后,机油泵将机油从油底壳泵入主油道,通过曲轴上的油孔输送至轴瓦与轴颈之间,随着曲轴旋转,机油被带入楔形间隙(轴瓦与轴颈之间形成的收敛间隙),产生流体动压压力,当压力足以克服外部载荷时,轴颈被抬起,形成厚度为1-3μm的完整油膜,实现“轴颈悬浮”于油膜之上的状态。

油膜厚度受三大因素影响:转速(转速越高,油楔效应越强,油膜越厚)、载荷(载荷越大,油膜被挤压越薄)、机油粘度(粘度越高,油膜承载能力越强,但流动性变差),发动机冷启动时,机油粘度大,油膜形成慢,此时轴瓦与轴颈易发生边界摩擦,这也是冷启动磨损最严重的原因。

大瓦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

大瓦长期在高温、高压、高速环境下工作,易出现磨损、烧瓦、异响等故障,具体原因如下:

磨损

  • 正常磨损:长期运行后,合金层逐渐减薄,间隙增大,导致机油压力降低、噪声增大,属于自然老化,需定期更换。
  • 异常磨损
    • 磨粒磨损:机油中混入金属屑、灰尘等硬质颗粒,划伤合金层表面,多因机油滤清器失效或发动机内部零件损坏(如活塞环断裂)导致。
    • 粘着磨损(拉伤):油膜破裂导致轴瓦与轴颈直接接触,局部高温使合金层熔焊、撕裂,常见原因包括机油压力不足、机油变质、超载运行或装配间隙过小。

烧瓦

指合金层因高温熔化而抱死曲轴,是严重故障,主要原因包括:

  • 机油严重缺失(如油底壳穿孔、机油泵失效);
  • 机油牌号错误(如冬季用高粘度机油导致流动性差);
  • 装配时间隙过小(无法形成足够油膜)或过大(冲击载荷导致油膜破裂)。

异响

表现为“嗡嗡”声(连续)或“当当”声(间歇),与转速、温度相关:

发动机 大瓦

  • 间隙过大:曲轴轴向或径向窜动,导致冲击载荷,声音随转速升高而增大;
  • 合金层脱落:多因装配时瓦背有异物或扭矩不均,导致合金层疲劳剥离,产生周期性金属摩擦声。

漏油

轴瓦与轴承座孔贴合不紧密,导致机油从结合面渗出,原因包括:

  • 轴承座孔变形(缸体制造缺陷或维修不当导致);
  • 轴瓦翻边高度不足,无法有效密封;
  • 装配时清洁度差,异物进入贴合面。

大瓦的维护保养要点

延长大瓦寿命需从日常使用与维修环节入手:

  1. 选用合适机油:严格按照厂家要求选择粘度等级(如5W-30)与质量等级(如API SP),定期更换机油与滤清器(建议5000-10000km/次),避免机油因高温氧化、杂质污染而失效。
  2. 避免超载与急加速:超载或急加速会大幅增加曲轴载荷,破坏油膜稳定性,尤其在冷启动时(机油温度低、粘度大),应缓速升温至正常工作温度后再高负荷运行。
  3. 规范维修装配
    • 更换大瓦时,必须清除轴承座孔与瓦背油污,确保贴合面清洁;
    • 按厂家规定的扭矩与顺序拧紧轴承盖螺栓(通常分2-3次拧紧,避免受力不均);
    • 使用塞尺测量径向间隙(汽油机0.02-0.04mm,柴油机0.05-0.10mm),间隙过小需刮削或更换轴瓦,过大则需更换加大尺寸轴瓦。
  4. 定期检查油压与油位:冷车启动后观察机油压力表(汽油机怠速油压≥0.1MPa,中高速≥0.3MPa),油底壳油位需在上下刻度线之间,避免因油压不足或油位过低导致润滑失效。

相关问答FAQs

Q1:发动机大瓦异响有什么具体表现?如何判断是大瓦问题?
A:大瓦异响通常表现为两种:一是连续的“嗡嗡”声,随转速升高而增大,中高速时更明显,多因轴瓦间隙过大或合金层磨损导致;二是间歇的“当当”金属敲击声,冷启动时明显,热车后减轻,可能是轴瓦装配间隙过小或曲轴轴向窜动,判断时可结合机油压力(若异响时油压偏低,大概率是轴瓦磨损)、声音变化规律(冷车明显多为润滑不良)以及拆解检查轴瓦表面有无划痕、熔蚀或脱落。

Q2:更换发动机大瓦时,哪些细节必须注意?
A:更换大瓦需重点关注四点:一是清洁度,彻底清除轴承座孔、轴颈及轴瓦背部的油污、金属屑,确保贴合面无异物;二是扭矩,严格按照维修手册规定的扭矩值与顺序(如从中间向两端交叉拧紧)分次拧紧轴承盖螺栓,避免扭矩过大导致轴瓦变形;三是间隙,使用塞尺测量径向间隙,确保在标准范围内(不同发动机型号差异较大,需参考手册);四是机油,更换新轴瓦后必须更换全新机油与滤清器,避免旧机油中的杂质划伤新轴瓦合金层。

标签: 润滑异响

相关文章

fsv发动机

fsv发动机

FSV发动机作为新一代动力系统的技术集成代表,融合了传统内燃机的成熟性与新能源技术的智能化特征,旨在通过结构优化、燃烧控制革新和能量管理升级,实现高效、清洁、智能的动力输出,其命名可能源于“Futur...

发动机清洗剂与清洗油有何不同?日常养护选哪个更有效靠谱?

发动机清洗剂与清洗油有何不同?日常养护选哪个更有效靠谱?

发动机长期运行过程中,燃油中的胶质、杂质以及机油氧化产生的积碳、油泥会不断沉积在内部关键部位,如燃烧室、喷油嘴、进气道、活塞环及油道等,导致动力下降、油耗增加、排放超标、发动机抖动等问题,甚至缩短零部...

赛欧3发动机性能如何?技术亮点与可靠性解析?

赛欧3发动机性能如何?技术亮点与可靠性解析?

雪佛兰赛欧3作为上汽通用雪佛兰旗下的一款经典入门级家用轿车,自上市以来凭借其亲民的价格、可靠的质量以及出色的燃油经济性,成为许多家庭用户的首选,而其核心部件——发动机,更是这款车型“经济实用”标签的关...

奔驰V12发动机为何成绝唱?巅峰动力与技术魅力何在?

奔驰V12发动机为何成绝唱?巅峰动力与技术魅力何在?

奔驰V12发动机作为汽车工程史上的经典之作,自诞生以来便代表着品牌在动力技术、制造工艺与豪华定位上的巅峰追求,作为全球首批量产的V12发动机之一,它不仅推动了奔驰旗舰车型的发展,更成为内燃机时代“性能...

本田凌派发动机性能如何?油耗与耐用性情况究竟怎样?

本田凌派发动机性能如何?油耗与耐用性情况究竟怎样?

本田凌派作为本田旗下紧凑型轿车的战略车型,其发动机配置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自2013年第一代车型问世以来,凌派凭借本田在发动机领域的深厚积淀,搭载了多款性能与经济性兼顾的动力总成,尤其在核心的“地...

摩托车发动机技术如何实现高效与环保的平衡?

摩托车发动机技术如何实现高效与环保的平衡?

摩托车发动机作为摩托车的“心脏”,其技术发展直接决定了车辆的动力性能、燃油经济性、环保水平及骑行体验,从早期的二冲程发动机到现代高效四冲程技术,从化油器供油到智能电控系统,摩托车发动机技术的迭代始终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