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动机介绍 > 正文内容

油底壳积油过多会引发哪些发动机故障?

发动机的油底壳是发动机润滑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基础部件,它位于发动机底部,通常作为曲轴箱的下半部分结构,其主要功能是储存发动机润滑油(机油),并为润滑系统的循环提供稳定油源,虽然油底壳的结构相对简单,但其设计合理性、材料选择及维护状态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润滑效率、使用寿命及运行稳定性。

发动机的油底壳

油底壳的核心功能

油底壳的首要功能是储存机油,发动机运转时,机油需要在各运动部件(如曲轴、凸轮轴、活塞环等)之间形成油膜,以减少摩擦、磨损,同时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和金属碎屑,油底壳作为机油的“容器”,其容量需满足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用油需求,通常在4-8升(不同排量发动机差异较大),油底壳还承担着辅助散热、沉淀杂质、维持机油压力稳定等关键作用。

  1. 储存与供给机油:发动机停机时,机油绝大部分回流至油底壳;启动后,机油泵通过集滤器从油底壳底部吸取机油,经加压后输送至各润滑部位,油底壳内部的挡油板(或稳油板)设计可防止车辆行驶中机油因晃动导致泵吸空,确保供油连续性。
  2. 沉淀杂质:机油在使用过程中会混入金属磨屑、积碳等杂质,这些杂质密度较大,在重力作用下会沉淀至油底壳底部,部分油底壳底部设计有磁性放油螺塞,可吸附铁磁性杂质(如铁屑),减少其进入润滑系统的风险。
  3. 辅助散热:油底壳外壳与空气接触面积较大,机油在油底壳中停留时,可通过壳体表面将部分热量散发至环境中,尤其在低速或怠速工况下,这一散热作用对维持机油温度稳定至关重要。
  4. 密封曲轴箱:油底壳与缸体之间通过密封垫(或密封胶)形成密封,防止曲轴箱内的油气泄漏至外部,同时避免外部杂质进入曲轴箱污染机油。

油底壳的结构组成与设计要点

油底壳虽结构简单,但各部件均需满足特定功能需求,其典型结构包括壳体、放油螺塞、机油标尺接口、挡油板、加强筋等。

(一)主要结构部件及作用

部件名称 功能描述 设计要点
壳体 构成机油储存空间,通常为冲压成型的薄壁结构 需具备足够强度抵抗机油压力和路面冲击;内壁光滑减少流动阻力;底部设计深浅不一以适应杂质沉淀
放油螺塞 用于更换机油时排出废油 带磁性吸附铁屑;密封垫(或螺纹密封胶)防止泄漏;部分为“磁性+密封”双重设计
机油标尺接口 固定机油标尺,用于检测机油液位 接口需密封,防止机油渗漏;标尺刻度需清晰,对应标准液位范围(如MIN-MAX)
挡油板 减少车辆行驶或加速时机油晃动,避免油泵吸空 开孔率需平衡阻尼与供油需求;通常倾斜安装,引导机油流向集滤器
加强筋 提升油底壳结构强度,抵抗路面托底或振动变形 布局需避开应力集中区域;与壳体一体冲压成型,减少焊接点

(二)材料选择

油底壳材料需兼顾成本、强度、散热性及耐腐蚀性,常见材料包括:

发动机的油底壳

  • 冷轧钢板:成本较低,强度好,通过冲压成型工艺可适应复杂结构,多用于经济型车型;但重量较大,长期接触机油可能生锈(需表面镀锌或涂装防锈层)。
  • 铝合金:重量轻(比钢轻30%-40%),散热性能更优,常用于高性能发动机或乘用车;但成本较高,碰撞时易变形(修复难度大)。
  • 工程塑料:重量最轻,耐腐蚀性好,多用于部分摩托车或小型发动机;但耐热性较差,长期高温下可能老化变形。

油底壳的工作原理与发动机运行的关系

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核心是“压力循环”与“飞溅润滑”结合,而油底壳是这一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发动机运转时,机油泵从油底壳底部的集滤器吸取机油,经滤清器过滤后,以一定压力输送至主油道,再通过分支油道进入曲轴轴承、凸轮轴轴承等部位;部分机油通过飞溅润滑活塞销、气缸壁等部位,完成润滑后,机油因重力回流至油底壳,形成闭环循环。

油底壳的设计需与发动机转速、功率匹配:高转速发动机需更大的挡油板面积以抑制机油晃动,避免油泵供油不足;大排量发动机则需更大油底壳容量,确保高温工况下机油温度不超标(机油温度过高会导致粘度下降,润滑失效)。

常见故障及维护要点

(一)常见故障

  1. 漏油:原因包括放油螺塞松动/密封垫老化、油底壳密封垫失效、油底壳裂纹(托底撞击)等,漏油会导致机油量减少,引发润滑不足,严重时可能导致发动机拉瓦、抱瓦等致命故障。
  2. 机油损耗异常:若油底壳密封不严或挡油板设计缺陷,可能导致机油飞溅过多进入燃烧室(俗称“烧机油”),表现为尾气蓝烟、机油消耗过快。
  3. 变形或裂纹:路面托底、异物撞击可能导致油底壳变形,影响机油容量或集滤器吸油;裂纹则直接导致机油泄漏。
  4. 杂质过多:若长期不更换机油,油底壳底部会沉积大量油泥、金属碎屑,堵塞集滤器,导致油泵供油压力不足,引发润滑系统故障。

(二)维护建议

  1. 定期更换机油及机油滤清器:按车辆手册要求(如每5000-10000公里)更换机油,同时更换机油滤清器,减少油底壳内杂质积累。
  2. 检查油底壳密封状态:每次保养时检查油底壳密封垫、放油螺塞是否渗油,必要时更换密封垫或拧紧螺塞(注意不要过度拧紧,防止螺纹滑扣)。
  3. 清洁油底壳外部:避免油泥、灰尘覆盖油底壳表面,影响散热;若发现油底壳底部有明显撞击痕迹,需检查是否变形或裂纹。
  4. 关注机油液位:通过机油标尺定期检查液位,确保机油在MIN-MAX刻度之间,避免因机油过少导致润滑不足或过多增加曲轴运转阻力。

相关问答FAQs

Q1:油底壳轻微变形是否需要立即更换?
A:若油底壳轻微变形(如托底后凹陷),但未影响机油容量、集滤器吸油及密封性能,可通过钣金修复(如敲击复位);若变形导致机油液位异常、集滤器部分堵塞或出现裂纹,则需及时更换,否则可能引发润滑系统故障,铝合金油底壳变形后修复难度较大,建议直接更换。

发动机的油底壳

Q2:油底壳放油螺塞的磁性吸附物过多是什么原因?
A:放油螺塞吸附的铁磁性碎屑(如铁屑)过多,通常表明发动机内部运动部件(如曲轴轴承、凸轮轴轴承、活塞环等)异常磨损,若碎屑量较少(如少量粉末状),可能是正常磨损;若碎屑呈颗粒状或片状,需立即检查发动机,可能需拆解维修,避免磨损扩大导致发动机报废。

相关文章

富康车发动机性能与可靠性怎么样?维护成本高不高?

富康车发动机性能与可靠性怎么样?维护成本高不高?

富康车作为东风雪铁龙旗下的经典家用车型,其发动机系统始终以技术成熟、可靠性高著称,成为许多消费者心中的“耐用代名词”,从上世纪90年代引入国内至今,富康发动机经历了多次技术迭代,既保留了法系车的独特调...

发动机踏踏响是故障吗?该如何处理?

发动机踏踏响是故障吗?该如何处理?

发动机踏踏响是汽车运行中较为常见的异响现象,通常指发动机运转时出现类似“踏踏”或“哒哒”的规律性金属敲击声,这种声音可能与转速、温度、负载等因素相关,若不及时排查处理,可能导致部件进一步磨损甚至引发严...

速腾什么发动机型号

速腾什么发动机型号

速腾作为一汽-大众旗下的经典紧凑型轿车,自2006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凭借均衡的产品力和高可靠性成为家用车市场的热门选择,其发动机配置因车型代际、年款及市场定位不同存在差异,不同代际速腾搭载的发动机型...

涡轮增压发动机保养和普通发动机有何不同?

涡轮增压发动机保养和普通发动机有何不同?

涡轮增压发动机通过利用废气能量驱动涡轮压缩进气,显著提升动力输出和燃油经济性,已成为当前汽车市场的主流动力配置,但因其工作环境极端高温(涡轮转速可达10-20万转/分钟,核心温度超800℃)、高负荷,...

发动机舱有异味?来源在哪?是否需处理?

发动机舱有异味?来源在哪?是否需处理?

发动机舱是汽车的核心工作区域,内部温度高、部件密集,运行时偶尔出现味道并不罕见,但有些味道是正常现象,有些却是故障的信号,正确区分和处理这些味道,不仅能提升驾驶体验,更能避免安全隐患,本文将从味道来源...

奥迪发动机噪音大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奥迪发动机噪音大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奥迪发动机噪音大是车主常遇到的问题,不仅影响驾驶舒适性,还可能暗示车辆存在潜在故障,要准确判断原因,需从噪音类型、出现时机及伴随症状入手,结合系统分析找到根源并解决。 常见原因分析 发动机噪音大的...